新能源及高效节能应用技术丛书 荧光灯制造实用技术 作者:乔更新,吴志平 编著出版时间: 2012年版内容简介 《荧光灯制造实用技术》既注重对荧光灯工艺理论的系统分析,又注意将这些理论用于技术实践,并重点引入了国内外20多年来在工艺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新成果。《荧光灯制造实用技术》着重对荧光灯制造过程中的PEO—Al2O3黏结剂配制、粉浆配制与调整、涂粉与烤管、喇叭与芯柱制造、封口与排气、装头与老炼等工艺原理,以及工艺过程、技术难点和质量缺陷作了全面的剖析和阐述,并对荧光灯在燃点质量方面的问题作了重点探讨。 《荧光灯制造实用技术》是一本荧光灯制造和工艺研究方面的技术专著,可作为大专院校电光源专业学生及教师参考用书。目录第1章 荧光灯的放电与发光 1.1 光的基本原理 1.1.1 光的干涉与衍射 1.1.2 偏振光 1.1.3 光的双折射 1.1.4 光的散射与色散 1.1.5 光谱 1.1.6 维恩位移与普朗克假设 1.1.7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1.2 灯中气体--从绝缘到导电 1.2.1 荧光灯工作原理 1.2.2 激发与电离 1.2.3 亚稳态跃迁与潘宁效应 1.2.4 带电粒子的运动与消失 1.3 气体放电 1.3.1 气体放电的全伏安特性 1.3.2 汤生雪崩与二次过程 1.3.3 着火电压与巴邢定律 1.3.4 辉光放电 1.3.5 弧光放电 1.3.6 等离子体正柱区 1.3.7 电极与电子发射 1.3.8 气体放电的负阻特性 1.4 汞蒸气压与填充气体 1.4.1 汞蒸气压 1.4.2 惰性气体的作用 1.5 管径与放电管长度 1.5.1 管径对放电的影响 1.5.2 灯的长度设计 1.6 镇流器与启辉器 1.6.1 电感镇流器 1.6.2 启辉器结构与原理 1.6.3 电子镇流器原理 1.6.4 集成电路概述 第2章 荧光灯产品 2.1 双端直管型荧光灯 2.1.1 直管灯的综合评价 2.1.2 双端直管型荧光灯国家标准 2.2 环形与双环形荧光灯 2.2.1 环形灯综合评价 2.2.2 环形灯的国标与企标 2.2.3 双环形灯的企业标准 2.3 紧凑型单端节能荧光灯管 2.3.1 节能灯综述 2.3.2 型号与外观 2.3.3 双管类节能灯 2.3.4 四管及多管类节能灯 2.3.5 2D形单端荧光灯 2.3.6 蝴蝶形灯的美学设计 2.4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 2.4.1 型号编写规则 2.4.2 灯的一般要求 2.4.3 几种U形自镇流荧光灯的外形及特性 2.4.4 螺旋型荧光灯 第3章 荧光粉 3.1 发光学基础 3.1.1 结构缺陷与能带 3.1.2 发光学定律 3.1.3 荧光粉的技术要求 3.2 卤磷酸钙荧光粉 3.2.1 制灯工艺对荧光粉的要求 3.2.2 卤粉的掺杂 3.2.3 卤粉的原料 3.2.4 高温结晶 3.2.5 粉碎与清洗 3.2.6 免球磨高效卤粉 3.3 三基色荧光粉 3.3.1 三基色荧光粉概述 3.3.2 铕(Eu3+)激活的氧化钇红粉 3.3.3 铈、铽(Ce3+、Tb3+)共激活的绿粉 3.3.4 铕(Eu3+)激活的蓝粉 3.3.5 高显色性灯用荧光粉 3.3.6 三基色荧光粉的配比 3.3.7 三基色荧光灯的光衰问题 3.3.8 三基色荧光灯的成本问题 3.3.9 制灯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4章 荧光粉涂层技术 4.1 曾经的水涂粉 4.1.1 水溶性黏结剂概述 4.1.2 羧甲基纤维素铵胶液 4.2 去离子水工艺简述 4.2.1 水的硬度 4.2.2 软化水原理 4.2.3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4.3 PEO胶液的制备 4.3.1 PEO的性质 4.3.2 PEO胶液 4.4 纳米氧化铝溶胶的制备 4.4.1 纳米氧化铝的作用 4.4.2 水溶胶 4.4.3 纳米氧化铝 4.5 荧光粉浆的配制 4.5.1 胶接的基本原理 4.5.2 荧光粉的球磨 4.5.3 粉浆的配制 4.5.4 粉浆中的表面活性剂 4.6 荧光粉涂敷 4.6.1 玻管清洗 4.6.2 水涂粉工艺 4.6.3 螺旋灯涂粉技术 4.7 擦粉工艺 4.8 烤管工艺 4.8.1 烤管工艺原理 4.8.2 箱式与隧道式烤管机 4.8.3 煤气烤管机 4.8.4 示温剂 4.9 荧光粉涂层的加固 4.9.1 玻管内表面的处理 4.9.2 加固剂 第5章 氧化物阴极的制备 5.1 氧化物阴极的制备 5.1.1 灯丝材料 5.1.2 氧化物阴极材料的性能 5.1.3 三元碳酸盐的制备工艺 5.1.4 电子粉共晶盐的合成理论 5.1.5 电子粉浆的制备 5.2 绷丝与电子粉涂覆 5.2.1 点焊绷丝 5.2.2 电泳涂电子粉 5.2.3 压接绷丝与浸涂电子粉 5.2.4 电子粉的称量天平 5.3 阴极灯丝的设计 5.3.1 灯丝电极的设计原则 5.3.2 双螺旋灯丝的设计 5.3.3 主辅式三螺旋灯丝的设计 5.3.4 灯丝的形状 5.4 新型阴极的研究 5.4.1 无灯丝热阴极 5.4.2 双灯丝热阴极 5.4.3 陶瓷阴极 第6章 喇叭与芯柱制造 6.1 排气管和喇叭管 6.1.1 排气管 6.1.2 喇叭管 6.2 喇叭制造技术 6.2.1 荧光灯喇叭的技术描述 6.2.2 喇叭管加热和扩口 6.2.3 SO2的作用 6.2.4 喇叭的淬火 6.2.5 喇叭切割技术 6.2.6 光焰抛光 6.2.7 喇叭的筛选 6.2.8 喇叭疵点与炸喇叭 6.3 芯柱成型技术 6.3.1 加热与熔合 6.3.2 压扁 6.3.3 吹孔和吹肩 6.3.4 冷却 6.4 芯柱退火 6.4.1 芯柱的热致应力 6.4.2 玻璃退火原理 6.4.3 芯柱退火工艺 6.5 应力仪与应力检测 6.5.1 应力仪结构与使用 6.5.2 芯柱应力分析 6.6 芯柱的慢性漏气 6.6.1 杜美丝结构 6.6.2 漏气的分类 6.6.3 熔封杜美丝问题 6.6.4 杜美丝封接工艺的优化 6.7 电接导丝工艺 6.7.1 焊接原理 6.7.2 闪光焊接的过程分析 6.7.3 电路元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6.7.4 导丝的质量要求 第7章 封口、对接与弯制工艺 7.1 封口工艺对材料的要求 7.1.1 对膨胀系数的要求 7.1.2 对软化温度的要求 7.1.3 对喇叭芯柱的要求 7.1.4 对外玻管的要求 7.2 封口机 7.2.1 手工封口机 7.2.2 半自动封口机 7.2.3 双机联动自动封口机 7.2.4 单机全自动线封口机 7.3 落料式封口工艺 7.3.1 自动封口机的工艺过程 7.3.2 封口的质量要求 7.3.3 落料式封口的质量缺陷 7.3.4 无尾杆封口技术 7.4 对接式封口工艺 7.4.1 精切与缩口 7.4.2 对接式封口机结构 7.4.3 工艺过程与调整 7.5 过桥对接技术 7.5.1 平顶技术 7.5.2 手工接桥技术 7.5.3 自动接桥技术 7.5.4 双环形灯管的对接 7.6 紧凑型灯管的弯制技术 7.6.1 U形与П形管的弯制 7.6.2 D灯的弯制 7.6.3 螺旋灯管的弯制 7.7 环形灯的弯制 7.7.1 手工与平面自动弯管 7.7.2 弯排联合机的工艺与设备 7.7.3 常见质量问题及主要措施 第8章 真空技术 8.1 真空物理基础 8.1.1 真空度 8.1.2 气体的运动 8.1.3 蒸气 8.1.4 气体的吸附和吸收 8.2 真空泵 8.2.1 真空泵的分类与参数 8.2.2 油封机械真空泵 8.2.3 罗茨泵 8.2.4 扩散泵 8.3 真空测量 8.3.1 液位式真空计 8.3.2 热传导真空计 8.3.3 弹性变形真空计 8.3.4 高频火花检测器 8.4 真空检漏 8.4.1 漏气的判断 8.4.2 检漏的方法 8.5 真空材料与零件 8.5.1 结构材料与辅助材料 8.5.2 真空阀门 第9章 排气工艺 9.1 排气机概述 9.1.1 手工排气机 9.1.2 自动排气机 9.1.3 圆排机的工位布局 9.2 加温与洗气 9.2.1 加温去气 9.2.2 洗气技术 9.3 阴极分解与激活 9.3.1 阴极分解理论 9.3.2 中间层的作用 9.3.3 激活 9.3.4 阴极辉放 9.3.5 高压弧放 9.3.6 通电规范 9.4 注汞、充氩与封离 9.4.1 手工注汞 9.4.2 圆排机注液汞 9.4.3 圆排机注固汞 9.4.4 充氩(或氩氪混合气) 9.5 中心盘 9.5.1 捕集器 9.5.2 真空管道 9.5.3 中心盘的结构与功能 9.5.4 中心盘的安装与维护 9.5.5 中心盘的研磨 第10章 装头、老炼与打印 10.1 装头 10.1.1 灯头 10.1.2 焊泥 10.1.3 烤头工艺 10.2 老炼 10.2.1 燃点老炼 10.2.2 高频老炼 10.2.3 在线绝缘测试 10.3 打印 10.3.1 在线打印 10.3.2 移印 10.3.3 喷墨打印 第11章 燃点质量的探讨 11.1 黄圈 11.1.1 黄圈的理化分析 11.1.2 产生黄圈的工艺因素 11.2 小面积黄黑色斑 11.2.1 工艺过程中的黄黑斑 11.2.2 燃点过程中阴极的黄黑斑 11.3 玻璃的钠析出 11.3.1 钠析出的工艺因素 11.3.2 钠析出的解决方法 11.4 燃点中的螺旋放电 11.4.1 螺旋放电的阴极中毒特征 11.4.2 烤管不良引起的放气 11.4.3 粉管的吸气与放气 11.4.4 汞齐的吸气与放气 11.4.5 排气烘烤不良引起的放气 11.4.6 产生螺旋放电的工艺评述 11.5 燃点中的暗区 11.5.1 原始真空度概念的提出 11.5.2 暗管的观察 11.5.3 假设与分析 11.5.4 理论假设的验证 11.5.5 暗管的工艺控制 11.6 光色的调制与色差 11.6.1 制灯工艺对色坐标的影响 11.6.2 单色粉调光色 11.6.3 光色调整的经验公式 11.6.4 色差的控制 11.7 荧光灯的寿命问题 11.7.1 灯的燃点寿命 11.7.2 灯的起跳次数的影响因素 第12章 光辐射测量技术 12.1 灯的光度与色度 12.1.1 立体角的概念 12.1.2 辐射度量 12.1.3 光度学参量 12.1.4 光源的颜色与显色性 12.1.5 色温与相关色温 12.1.6 色容差(SDCM) 12.2 光电探测器 12.2.1 光电探测器的种类 12.2.2 光电探测器的使用因素 12.2.3 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12.2.4 光伏探测器 12.2.5 光电导探测器 12.3 积分球 12.3.1 积分球的原理 12.3.2 积分球的使用 12.3.3 积分球的喷涂工艺 12.4 光栅单色仪 12.4.1 光栅单色仪原理 12.4.2 单色仪的使用问题 12.4.3 光谱功率分布的测定 12.5 光电参数的高频测量 12.5.1 IEC检测基准系统 12.5.2 两种等效检测方法 第13章 紫外线光源与无极灯 13.1 紫外线灯管 13.1.1 紫外线低压汞灯 13.1.2 紫外线荧光灯 13.2 冷阴极荧光灯 13.2.1 CCFL的结构 13.2.2 CCFL的材料 13.2.3 CCFL的工作与使用 13.3 无极放电灯 13.3.1 无极放电的形式 13.3.2 无极灯的种类 13.3.3 工作频率与电磁干扰 13.3.4 外电极荧光灯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新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丛书 蓄冷技术与系统设计 [赵庆珠 等著] 2012年版 下一篇: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丛书 海上风电机组可靠性、可利用率及维护 (英)彼得·塔夫纳 著 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