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作者:宣益民,李强 著出版时间: 2010年版内容简介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围绕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聚集结构、输运参数、流动与能量质量传递特性等方面内容,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纳米流体及其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描述了纳米流体的基本属性、流动与能量质量传递特征,详细介绍了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质量传递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纳米流体聚集结构与纳米粒子微运动效应对纳米流体能量质量传递过程的作用机制,并概述了纳米流体在新型高效散热冷却和节能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可供能源、动力、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化工、材料等领域从事热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科研和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目录序前言第1章 绪论1.1 纳米流体的基本概念1.2 纳米流体的基本属性1.2.1 粒子形状1.2.2 粒径分布1.2.3 纳米流体的结构1.2.4 纳米流体的基本参数1.3 纳米流体体系的基本作用力1.3.1 粒子间的范德瓦耳斯力1.3.2 粒子间的静电排斥力1.3.3 布朗力1.3.4 浮升力1.3.5 相间阻力1.4 纳米流体在热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1.4.1 车辆散热1.4.2 航天器热控制1.4.3 电子仪器设备热管理1.4.4 生物医学1.4.5 核能系统1.4.6 其他应用参考文献第2章 纳米流体制备方法2.1 纳米流体的制备2.1.1 单步法2.1.2 两步法2.2 纳米流体的分散方法2.2.1 物理法分散纳米流体2.2.2 化学法分散纳米流体2.3 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分析参考文献第3章 纳米流体的聚集结构3.1 纳米粒子布朗运动3.1.1 朗之万运动方程3.1.2 纳米粒子的布朗运动模拟3.2 纳米流体的动态结构与粒子运动特性3.2.1 激光照射纳米流体形成散斑的理论研究3.2.2 激光散斑法测量纳米颗粒运动速度3.3 纳米流体的聚集模型3.3.1 生长模型3.3.2 纳米流体的聚集结构模拟3.4 纳米流体结构的分形理论分析方法3.4.1 分形概论3.4.2 分维数的定义3.4.3 纳米流体聚集结构的分形分析3.4.4 纳米流体结构的实验研究与分析参考文献第4章 纳米流体的输运参数4.1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瞬态热线测量方法4.1.1 瞬态热线法4.1.2 实验系统4.1.3 误差分析4.2 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4.2.1 纳米粒子体积份额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4.2.2 纳米粒子属性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4.2.3 纳米粒子尺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4.2.4 纳米粒子形状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4.2.5 温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4.2.6 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4.2.7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实验数据分散性的讨论4.3 纳米流体强化导热系数机理4.3.1 纳米粒子改变基液结构4.3.2 纳米粒子微运动强化导热系数的作用机理分析4.4 基于布朗动力学理论的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模型4.4.1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叠加原理4.4.2 随机过程4.4.3 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4.4.4 计算与分析4.4.5 纳米粒子团聚与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分析4.5 纳米流体的黏度4.5.1 两相混合物的黏度4.5.2 纳米流体黏度的实验研究参考文献第5章 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宏观分析5.1 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分析5.1.1 单相直接方法5.1.2 纳米粒子微扰动模型5.1.3 纳米粒子对流换热算例5.2 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5.2.1 测试系统5.2.2 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实验结果与讨论5.2.3 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准则式5.2.4 纳米流体流动阻力性能5.3 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分析5.3.1 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实验研究5.3.2 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分析方法5.3.3 纳米流体自然对流不稳定性5.4 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特性研究5.4.1 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的实验结果5.4.2 纳米流体沸腾换热临界热负荷5.4.3 纳米流体沸腾换热机理的初步分析5.5 纳米流体中的传质分析5.5.1 纳米流体传质现象的实验观测5.5.2 纳米流体传质机理分析5.5.3 纳米流体传质过程的热质比拟分析5.5.4 热质扩散与质热扩散效应5.6 纳米流体强化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5.6.1 实验基本原理与实验系统5.6.2 实验系统可靠性验证5.6.3 荧光剂罗丹明B在纳米流体中的扩散系数参考文献第6章 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介观分析6.1 格子-Boltzmann方法6.1.1 格子气自动机(LGA)6.1.2 格子-Boltzmann方法6.2 格子-Boltzmann模型6.2.1 无作用力条件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6.2.2 作用力条件下格子-Boltzmann模型的修正6.2.3 格子-Boltzmann方法中的边界条件6.3 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格子-Boltzmann模型6.3.1 纳米流体有效迁移的流动模型6.3.2 纳米流体的格子-Boltzmann热模型6.4 纳米流体系统作用力分析6.5 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介观机理6.5.1 纳米流体聚集结构的模拟6.5.2 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模拟6.6 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多尺度模拟方法6.6.1 纳米流体多尺度模型6.6.2 多尺度模型计算步骤6.6.3 算例分析参考文献第7章 纳米流体技术的应用7.1 低传热性能工质的改性7.1.1 航天用纳米流体输运参数的测量7.1.2 航天用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7.2 小尺度条件下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特性7.2.1 小通道扁管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7.2.2 微通道纳米流体的传热性能7.3 纳米流体热管与相变换热7.3.1 纳米流体热管7.3.2 纳米流体振荡热管7.3.3 纳米流体相变换热强化7.4 纳米流体射流冲击冷却技术研究7.4.1 纳米流体射流冲击冷却实验系统7.4.2 射流冲击冷却实验数据分析方法7.4.3 射流冲击冷却实验结果分析7.5 纳米流体技术在强化传质过程中的应用7.6 纳米流体技术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上一篇: 纳米压痕技术检测残余应力 王海斗,朱丽娜,徐滨士 著 2016年版 下一篇: 纳米热障涂层材料 王春杰,王月,张志强 著 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