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和决策管理出版时间:2013年版内容简介 《生态上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长江口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和决策管理》简要描述了长江口滩涂的发育和演替趋势,总结了长江口重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退化机理及其保育、修复和重建的关键技术;结合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需求,重点介绍了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多功能护岸林示范工程的建设进展,示范工程生态监测、效益评估以及滨海围垦湿地修复区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目录前言致谢第一章 长江口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第一节 长江河口发育演变规律一、长江河口发育模式二、长江河口三角洲大陆岸线的历史变迁与形态发展三、河口沙岛的历史演变四、来沙趋势分析第二节 长江口滩涂围垦一、围垦历史二、围垦方式三、围垦土地利用四、促淤围垦工程与潮滩发育演变第三节 长江口滩涂湿地特征一、滩涂湿地类型二、滩涂湿地分布三、上海地区重要湿地描述四、主要滩涂湿地近期自然演变五、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第二章 滨海滩涂湿地互花米草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第一节 互花米草扩张的时空动态一、概述二、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扩张动态三、九段沙互花米草扩张动态四、互花米草入侵对鸟类群落的影响第二节 滨海滩涂湿地控制互花米草方法一、概述二、物理控制三、化学控制四、生物防治五、综合控制六、我国互花米草的控制研究进展第三节 崇明岛滨海滩涂湿地互花米草控制研究一、研究目标二、实验设计三、效果跟踪测定第四节 结论与展望一、结论二、研究展望第三章 崇明岛围垦湿地多目标修复和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第一节 示范目标和技术一、示范目标二、示范技术第二节 示范区建设一、示范区概况二、修复工程和研究内容第三节 围垦湿地修复区旱生植物的侵入过程和影响因子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方法三、结果与分析四、结论与讨论第四节 围垦湿地修复区水位调控对芦苇生长和繁殖的影响一、研究背景二、研究内容三、研究方法四、结果与分析五、讨论和结论第五节 不同管理措施对围垦湿地修复区芦苇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一、研究背景二、材料与方法三、土壤呼吸动态及关键因子分析四、管理措施对生长特征的影响五、管理措施对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七、讨论与结论第六节 围垦湿地修复区鸟类和底栖动物的变化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方法三、结果四、讨论附录第七节 示范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一、研究目标二、研究进展第四章 崇明岛护岸林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第一节 护岸林景观格局、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一、研究方法二、景观格局、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三、群落结构分析四、植物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第二节 护岸林区域生态风险识别、评估和时空分异研究一、风险识别二、风险源综合危险度评价三、脆弱度评价四、生态风险度评价第三节 护岸林区域生态区划一、区划指标筛选以及空间分异二、生态适宜性分区三、生态功能区划第四节 护岸林树种适应性研究和抗逆物种筛选一、北岸护岸林物种的适应性研究二、新引进植物的抗逆性调查和评价三、新引进植物的耐盐生理生化试验四、东滩区域多功能护岸林树种推荐第五节 护岸林群落构建和动态设计一、植物群落动态可视化模型设计软件开发二、护岸林群落设计第五章 多功能护岸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第一节 滨岸有林湿地的构建技术与示范一、背景二、示范目标和技术三、示范效果分析第二节 多功能护岸绿地系统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一、示范区概况二、示范工程目标和工作流程三、多功能护岸绿地系统设计四、示范工程建设和效果第六章 湿地修复区生态过程监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第一节 湿地修复区生态过程监测一、碳过程监测的理论框架二、湿地碳过程模型的概念框架三、碳、水通量涡度相关监测系统四、微气候和土壤监测系统五、水环境监测系统六、样地监测(点)第二节 湿地修复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一、湿地修复区空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目标二、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三、系统roudng过程四、系统模型库的构建五、决策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六、湿地示范区空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WECOD)的实现七、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八、湿地修复区空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WECOD)的应用参考文献 上一篇: 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及相关技术 下一篇: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