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生物吸附出版时间:2015年版内容简介 《重金属生物吸附》是一部关于重金属生物吸附基础及应用的研究成果专著,是作者十多年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与提升,引用了作者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及博士后的出站报告。《重金属生物吸附》全面、深入地论述了重金属与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及机理,以及生物吸附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重金属生物吸附》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重金属及其污染、生物吸附基础、生物吸附剂及其改性与再生、生物吸附影响因素、生物吸附机理、生物吸附过程模拟以及重金属废水的生物处理等。《重金属生物吸附》理论与应用并重,内容丰富、新颖,实用性强。目录目录前言第1章重金属及其污染11.1重金属及相关基础知识11.1.1引言11.1.2元素及元素周期表11.1.3周期表中元素分类21.1.4地壳中元素的组成、分布及主要存在形式31.1.5金属元素及其分类51.1.6重金属81.2重金属的特性及环境领域中关注的重金属91.2.1重金属的存在形态91.2.2重金属的毒理毒性特点91.2.3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机制91.2.4我国水体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101.2.5环境领域中关注的重金属111.3我国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161.3.1引言161.3.2主要污染的重金属种类161.3.3主要污染行业171.3.4重金属废水的特征201.4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221.4.1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分类221.4.2重金属废水处理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271.5重金属废水处理浓缩物中重金属的回收/元害化处理331.5.1引言331.5.2重金属回收341.5.3元害化处理401.6关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几点建议401.7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的重要性41参考文献42第2章生物吸附基础502.1生物吸附的提出和发展502.1.1生物吸附概念的形成502.1.2生物吸附研究的历史512.1.3生物吸附的研究现状572.1.4生物吸附的发展方向582.2活细胞和死细胞、生物吸附和生物积累592.3生物吸附的含义612.4生物吸附处理重金属/放射性废水的实现形式672.4.1生物吸附处理重金属的典型工艺流程672.4.2生物吸附过程的多种实现形式682.5吸附质种类692.6生物吸附剂种类702.7生物吸附的主要研究内容722.8生物吸附的技术特点722.9生物吸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732.10生物吸附应用探索762.10.1生物吸附的商业化尝试772.10.2生物吸附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分析812.11生物吸附发展方向822.11.1重新认识生物吸附的研究意义822.11.2生物吸附成本核算与比较842.11.3深入探讨生物吸附的本质及特性842.11.4探索生物吸附与其他技术的综合利用852.11.5开发出类似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商业化生物吸附剂852.11.6加强生物吸附机理研究862.11.7扩大生物吸附的应用领域86参考文献87第3章生物吸附剂913.1生物吸附剂及其类型913.1.1生物吸附剂的定义913.1.2生物吸附剂来源及其分类943.1.3生物吸附剂的发展983.2生物吸附的生物学基础983.2.1概述983.2.2细菌1043.2.3丝状真菌1173.2.4酵母菌1213.2.5藻类1253.2.6海藻、细菌、真菌细胞壁结构比较1313.2.7壳聚糖、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天然有机生物大分子1323.2.8农林废弃物1403.2.9生物材料中与重金属生物吸附有关的官能团1413.3生物吸附剂评价标准1443.3.1评价及筛选标准1443.3.2生物吸附剂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453.4生物吸附实验1483.4.1引言1483.4.2生物吸附剂干重、生物吸附量、去除率的计算方法1483.4.3生物吸附动力学实验:确定生物吸附平衡时间te1493.4.4生物吸附平衡实验:确定平衡吸附量qe1503.4.5热力学实验:温度的影响1513.4.6举例酿酒酵母生物吸附性能研究:材料与方法1523.5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总结1543.5.1引言1543.5.2部分微生物对金属的吸附容量1543.5.3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种类1553.5.4潜在的生物吸附剂种类1573.6细菌作为生物吸附剂1583.7真菌(丝状真菌)作为生物吸附剂1643.7.1简介1643.7.2青霉菌作为生物吸附剂1653.7.3曲霉菌作为生物吸附剂1693.7.4其他丝状真菌作为生物吸附材料1713.7.5真菌吸附重金属的选择性及比较1723.8酵母作为生物吸附剂1733.8.1酿酒酵母(s.ceγe'v1S1αe)作为生物吸附剂的优势1733.8.2生物吸附研究中酿酒酵母的各种利用形式1743.8.3酿酒酵母生物吸附性能1763.8.4酿酒酵母对不同金属离子吸附的比较1793.8.5酿酒酵母与其他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比较1803.9海藻作为生物吸附剂1813.10壳聚糖基生物吸附剂1883.10.1引言1883.10.2壳聚糖基生物吸附剂的性能1903.11廉价生物吸附剂1943.11.1引言1943.11.2农林废弃物吸附重金属研究进展1963.11.3甜高粱秸秤及其改性研究1983.12新型生物吸附剂201参考文献203第4章生物吸附剂的改性与再生2254.1概述2254.2预处理方法2274.2.1引言2274.2.2物理方法2284.2.3化学方法2284.2.4生物方法2294.2.5各种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2294.3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化2314.3.1引言2314.3.2生物固定化方法2324.3.3生物固定化载体2344.3.4固定化生物吸附剂的研究进展2354.4生物吸附剂物理化学改性方法及表征:以壳聚糖基生物吸附剂为例2364.4.1引言2364.4.2用于重金属去除目的的壳聚糖改性方法2374.4.3物理改性2384.4.4化学改性2424.4.5壳聚糖复合材料2494.5吸附剂的解吸及重复利用2504.6废弃生物吸附剂的最终处置2534.7壳聚糖基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2534.7.1材料2534.7.2纳米磁性壳聚糖的制备2544.7.3磁性壳聚糖的制备2544.7.4二乙烯三胶改性磁性壳聚糖的制备2544.7.5二硫化碳改性磁性壳聚糖的制备2544.7.6磁性壳聚糖/PVA复合颗粒制备方法2544.7.7磁性壳聚糖固定化酿酒酵母的制备方法2554.7.8纳米磁性壳聚糖表征2554.7.9二乙烯三胶改性磁性壳聚糖的表征2594.7.10二硫化碳改性磁性壳聚糖的表征2604.7.11磁性壳聚糖/PVA复合颗粒的表征2644.7.12磁性壳聚糖固定化酿酒酵母(壳聚糖生物固定化颗粒)的表征2664.7.13小结2694.8木质纤维素材料的改性以及表征2704.8.1木质纤维素材料改性方法2704.8.2甜高粱秸秤乙醇发酵残渣及性能表征2724.8.3秸秤辐照接枝丙烯酸制备与表征方法2784.8.4辐照接枝条件的优化2814.8.5材料的表征:竣基含量、SEM、FTIR、XRD2834.8.6竣基功能化改性秸秤材料制备及表征287参考文献291第5章生物吸附影响因素3005.1金属离子性质的影响3005.1.1引言3005.1.2实验及参数选择3035.1.3QSAR模型建立方法3055.1.4X2γ的影响3175.1.5Z2/γ,logKOH,IP的影响3185.1.6极化力各种参数的影响3185.1.7其他离子性质的影响3195.1.8离子性质影响的小结3205.2反应条件对生物吸附的影响3215.2.1引言3215.2.2吸附时间3215.2.3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生物量浓度3235.2.4温度的影响3235.2.5pH的影响3245.2.6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与生物吸附剂浓度的影响3265.2.7竞争离子/共存离子/其他共存物的影响3265.2.8离子强度的影响3275.3二元/三元重金属离子体系的生物吸附特征3375.3.1磁性壳聚糖对Pb(II)、Cu(II)、Zn(II)的竞争吸附3385.3.2二硫化碳改性磁性壳聚糖对Pb(II)、Cu(II)、Zn(II)的竞争吸附3415.3.3二乙烯三胶改性磁性壳聚糖对Cu(II)、N1(II)的竞争吸附3445.3.4秸秤及其改性材料对多元体系中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特性3465.4生物细胞性质及培养条件对生物吸附的影响3535.4.1生物细胞种类3535.4.2微生物菌龄3555.4.3微生物培养的碳源3555.4.4其他成分对生物吸附的影响3575.5生物体材料对重金属的选择性或亲和性3575.5.1引言3575.5.2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或亲和性研究3585.5.3利用配位理论分析吸附性能及吸附选择性3655.6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367参考文献368第6章生物眼附机理3766.1引言3766.1.1生物吸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3766.1.2生物吸附机理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3776.1.3生物吸附机理研究的方法学3796.1.4生物吸附机理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3796.2生物吸附过程3796.2.1引言3796.2.2被动吸附3816.2.3主动吸收3816.2.4重金属生物吸附过程分析3816.3生物吸附机理3826.3.1引言3826.3.2细胞外富集/沉淀/转化3826.3.3细胞表面吸附/沉淀/转化3836.3.4胞内吸附/沉淀/转化3866.4生物吸附机理的研究手段3886.4.1山述3886.4.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3916.4.3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X)4036.4.4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TEM-EDX)4196.4.5原子力显微镜(AFM)4216.4.6紫外-可见光谱(UV-Vs)4256.4.7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4276.4.8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4316.4.9电感桐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442参考文献453第7章生物吸附过程模拟4597.1吸附动力学模型4597.2等温吸附模型4617.3吸附热力学模型4657.4酿酒酵母生物吸附过程分析4667.4.1酿酒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时间进程4667.4.2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动力学模型4677.4.3等温吸附过程及模型拟合4687.4.4重金属离子生物吸附容量的比较4697.4.5温度对酿酒酵母生物吸附量的影响4717.5磁性壳聚糖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4737.5.1磁性纳米壳聚糖吸附Cu(II)的动力学4737.5.2磁性壳聚糖和二硫化碳改性磁性壳聚糖吸附Pb(II)的动力学4757.5.3温度对纳米磁性壳聚糖吸附Cu(II)的影响4767.5.4磁性壳聚糖和二硫化碳改性磁性壳聚糖吸附Pb(II)、Cu(II)、Zn(II)的等温吸附特征4807.5.5纳米磁性壳聚糖吸附Cu(II)的热力学4847.5.6小结4857.6多元体系中Pb、Cu、Zn竞争吸附4857.6.1磁性壳聚糖对多元体系中Pb(II)、Cu(II)、Zn(II)的竞争吸附4857.6.2秸轩及其改性材料对Pb-Cu-Zn的竞争吸附特性490参考文献498第8章重金属废水的生物处理5038.1生物对重金属的固定与溶解机制5038.1.1引言5038.1.2生物对重金属的固定机制5048.1.3生物对重金属的溶解机制5058.2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概况5058.2.1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原理5058.2.2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工艺5068.2.3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案例5068.3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废水5078.3.1硫酸盐还原菌简介5078.3.2SRB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原理5118.3.3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特性5128.3.4硫酸盐还原菌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动力学5178.4藻菌生物膜系统处理重金属废水5218.4.1引言5218.4.2处理效果分析及机理探讨5218.5零价铁-硫酸盐还原菌(ZVI-SRB)处理重金属废水5228.5.1引言5228.5.2ZVI-SRB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思路5238.5.3ZVI-SRB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实 上一篇: 人造的风景:如何营造我们悦心的美丽 下一篇: 环境工程实用技术读本:工业脱硫脱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