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 作者:何川,方勇,李祖伟 著出版时间:2014年版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公路隧道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全书主要内容分为10章,第1章主要分析我国公路隧道通风及其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章、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公路隧道前馈式通风计算的理论基础,包括交通流预测模型、隧道通风的空气动力学模型以及污染物扩散模型等,第5章、第6章和第7章则对单体公路隧道、隧道群及路段集合式隧道的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室内仿真测试,第8章、第9章及第10章则介绍了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基础参数现场测试的相关成果,以及单体隧道及隧道群中实施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的效果测评情况。目录前言第1章绪论11.1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现状11.2公路隧道营运通风方式101.2.1营运通风的目的101.2.2营运通风的方式及发展趋势111.2.3国内营运通风方式的现状161.3公路隧道通风控制方法及发展趋势181.3.1公路隧道营运通风控制方法181.3.2公路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的现状211.3.3公路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231.4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原型231.4.1系统原型的提出231.4.2系统原型的组成25参考文献27第2章公路隧道前馈式通风系统的交通流预测292.1公路隧道交通流预测概述292.1.1交通流三参数及其相互关系292.1.2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302.1.3公路隧道交通流预测的特点312.2基于交通流特征的预测模型322.2.1公路隧道交通流特征322.2.2基于交通流特征的公路隧道交通流预测模型372.3基于权重的预测模型422.3.1权重预测模型的基本形式422.3.2自适应权重模型442.4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82.4.1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简介 482.4.2基于BP算法的交通流预测模型502.4.3预测模型的仿真测试522.5基于模糊逻辑的预测模型572.5.1交通流的模糊预测方法572.5.2交通流模糊预测模型的建立582.5.3模糊逻辑预测的仿真测试602.6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组合预测模型622.6.1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比较622.6.2组合预测模型642.7其他预测模型652.8本章小结67参考文献68 第3章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空气动力学模型693.1一元稳定流下的基本方程693.1.1基本假定693.1.2气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703.1.3流体的流动遵守能量守恒定律713.2射流风机升压力的数值模拟723.2.1模型建立733.2.2射流风机的纵向间距743.2.3射流风机的横向距离773.3隧道空气流动的力学平衡方程793.3.1自然风压793.3.2交通通风力813.3.3射流风机的增压823.3.4通风阻力833.3.5力学平衡方程833.4需风量的计算843.4.1稀释CO的需风量843.4.2稀释烟雾的需风量85参考文献86第4章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污染物扩散研究874.1公路隧道纵向通风污染物扩散模型874.1.1传热与流动的控制方程874.1.2隧道内污染物扩散的一般形式884.1.3稳态扩散模型904.1.4动态扩散模型904.2污染物扩散方程离散的控制容积法914.2.1CFD理论简介914.2.2推导方法934.2.3分布假设954.2.4网格划分964.3源项恒定时的污染物浓度分布984.3.1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离散格式984.3.2初始浓度对隧道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1004.3.3污染物浓度分布与车辆在隧道内的位置关系1034.3.4污染物浓度分布与隧道内平均车辆数的关系1064.4源项动态变化时的污染物浓度分布1104.4.1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1104.4.2基于网格节点的差分离散格式1104.4.3污染源项的计算1124.4.4污染物浓度的动态分布1134.5本章小结115参考文献115第5章单体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前馈式智能模糊控制1175.1模糊控制简介1175.1.1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1175.1.2前馈通风系统引入模糊控制的必要性1185.1.3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1185.1.4模糊控制器的结构1205.2单体隧道前馈式智能模糊通风控制的系统构成1215.2.1工程对象1215.2.2控制目标1215.2.3控制周期1215.2.4设备配置1215.2.5前馈式智能模糊控制系统1225.3前馈式智能模糊控制器设计1235.3.1FLC输入量的确定1235.3.2隶属函数的设定1245.3.3FLC模糊推理1275.3.4FLC控制效果1305.4前馈式智能模糊控制的室内仿真测试1315.4.1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1315.4.2仿真测试的基本流程1325.4.3仿真结果1335.5通风控制策略及优化1355.5.1通风系统分级控制策略1355.5.2降低设备依赖性策略1375.5.3风量分担及风机保护1375.6本章小结138参考文献139第6章公路隧道群上下游交通流相关关系研究1406.1高速公路交通流仿真概述1406.1.1交通流仿真的优缺点1406.1.2交通流仿真模型的特点1416.1.3交通流仿真的基本要素1416.2高速公路交通流仿真的基本模型1426.2.1交通生成模型1426.2.2超车模型1446.2.3跟驰模型1456.3交通流仿真的实现1466.3.1数据结构及功能模块1466.3.2仿真系统的推进方法1466.3.3仿真程序界面及基本功能介绍1476.4交通流仿真结果及分析1486.4.1交通量的影响1486.4.2交通组成的影响1496.5上下游交通流相似关系1506.6本章小结153参考文献154第7章公路隧道群通风系统的前馈式智能控制1567.1公路隧道群的营运管理特点及定义1567.1.1隧道群的建设现状及带来的问题1567.1.2隧道群的控制管理模式1577.1.3公路隧道群的定义1587.2公路隧道群的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1607.2.1工程对象1607.2.2隧道群监控设备配置1617.2.3隧道群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构成1637.3公路毗邻隧道的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1647.3.1毗邻隧道的定义1647.3.2工程对象1667.3.3武水高速公路监控设备配置1667.3.4公路毗邻隧道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构成1697.4万开高速公路隧道群测试结果1707.4.1隧道群通风控制系统的仿真测试流程1707.4.2南山隧道通风控制系统仿真测评结果1717.4.3铁峰山1#隧道通风控制系统仿真测评结果1737.4.4铁峰山2#隧道通风控制系统仿真测评结果174参考文献175第8章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基础参数的现场测试1768.1北碚隧道交通流特性调查1768.1.1北碚隧道交通量调查1768.1.2北碚隧道交通组成调查研究1848.1.3北碚隧道行车速度调查研究1908.2隧道空气物理学参数的测试1908.3隧道风速系数的现场测试1928.3.1测试原理及方法1928.3.2测试方案1938.3.3测试结果及分析1958.4隧道通风压力及分布的现场测试1978.4.1测试原理及方法1978.4.2测试方案2008.4.3测试结果及分析2018.5隧道阻力系数的现场测试2028.5.1测试原理及方法2028.5.2测试方案2048.5.3测试结果及分析2068.6隧道自然风速的现场测试2098.6.1测试原理及方法2098.6.2测试方案2108.6.3测试结果及分析2118.7本章小结211第9章公路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的效果测评2139.1北碚隧道污染浓度的现场测试2139.1.1测试原理2139.1.2测试方案2149.1.3测试结果及分析2159.2北碚隧道污染物浓度水平的自动监测2179.2.1左右线污染状况对比2179.2.2左线隧道出口污染物浓度特性分析2199.2.3左线隧道中间与出口烟雾浓度检测值比较2219.3交通流预测效果2229.4智能通风控制效果现场测试的理论基础2249.4.1测试方案的确定2249.4.2远期交通量下的Q-v关系2259.4.3近期交通量与远期交通量的关系2259.4.4与普通后馈式通风控制的对比2279.4.5评价指标2289.5北碚隧道左线智能通风实测结果分析2299.5.110月23日测试结果2299.5.210月24日测试结果2309.5.310月27日测试结果2339.6本章小结235参考文献236 上一篇: 长白山区公路建设生态、景观恢复技术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 桥梁减隔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