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修辞学出版时间:2001内容简介 本书从酝酿到写作,笔者们一直关注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前沿状况,重视学术资源的积累。同时,笔者们也不讳言在许多问题上有自己的不同看法。笔者们曾给自己定下一条写作规则:谈不出自己见解的问题,尽量不向读者重述在别处可以见到的内容。笔者们以为,这是对读者的尊重。一个没有现成蓝本的理论框架的构筑,如果想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思考,并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论证,这是一种艰难的运作。以笔者们的理论素养完成这项运作,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自笔者挑战意味,笔者们选择了这种挑战,也是选择了这种挑战所激发的自笔者超越意向。本书是在安徽教育 压缩学术著作选题的情况下列人出版计划的,从编辑室,到 ,再到出版局,方方面面对笔者们的支持,令人难忘。责任编辑万直纯先生与笔者们再次愉快的合作以及工作的高效率,让人感怀。这份可贵的支持来自笔者们的故乡,笔者们更觉得情深谊长。目录初版自序第一编 总论第一章 狭义修辞学内外:广义修辞学的理论生长点一、散点透视:域外修辞学研究二、中国修辞学:多学科共享的理论资源第二章 修辞功能三层面一、修辞作为话语建构方式:修辞技巧二、修辞作为文本建构方式:修辞诗学三、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修辞哲学第三章 修辞活动的两个主体:表达者和接受者一、“修辞活动”:定义和角色分工二、修辞角色的混杂、分化和转换三、角色“在场”和“缺席”的修辞意义第二编 表达论第四章 话语权和表达策略一、谁在言说·向谁言说·如何言说二、话语权再分配和表达策略三、表达策略和修辞话语的价值重建第五章 修辞幻象一、修辞幻象:语言制造的幻觉二、修辞幻象的生成三、修辞幻象的延伸第六章 修辞原型一、修辞原型:审美化的集体无意识二、修辞原型个案分析之一:“大”三、修辞原型个案分析之二:“家”四、修辞原型个案分析之三:“颜/色”五、修辞原型个案分析之四:“三/五”六、修辞原型个案分析之五:“鹰/蛇”第三编 接受论第七章 解释权和接受策略一、解释的隐形权威和解释的自由二、解释的自由和接受策略三、解梦:话语模式及其解释权第八章 修辞接受的特征一、修辞接受的开放性二、修辞接受的选择性三、修辞接受的个体性四、修辞接受的社会性第九章 文学修辞接受:从话语到文本一、文学修辞接受的语言起点和文本落点二、文本修辞设计和批评指向三、学科对话和文学话语读解空间的拓展第四编 互动论第十章 预设:表达和接受的认知前提一、双向交流:角色预设·经验预设·价值预设二、多重预设:正题和反题三、预设和一个修辞诗学问题第十一章 隐喻和隐喻义:从表达到接受一、相似性:主观互联的合法化二、隐喻化和非隐喻化:语义生成和修辞认知三、隐喻化和非隐喻化:双向互动的文本建构第十二章 双向互动:微观和宏观一、微观分析:修辞话语的双向建构二、宏观视野:修辞策略的双向调控余论:基于修辞学学科交叉性质的观察与思考主要参考文献初版后记修订版后记 上一篇: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编著] 1988年版 下一篇: 中国文字学 [唐兰 撰] 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