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 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应用实例 作者:牛耀龄 著出版时间:2013年版内容简介 牛耀龄编著的《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应用实例》是以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科研成果为基础经梳理、提升、补充完成的。以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为手段来研究全球地质构造问题,包括俯冲带的成因、大洋中脊动力学、洋岛玄武岩的成因与地幔柱岩浆作用、洋壳的成因、大陆地壳的增生与演化以及地幔对流等。《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应用实例》适合高等院校地球科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使用。目录前言第1章 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的一些基本概念1.1 岩浆起源的概念1.1.1 部分熔融与全部熔融1.1.2 玄武质岩浆的幔源物质1.1.3 部分熔融的发生——岩浆的形成1.1.4 减压熔融和绝热梯度1.1.5 等压和变压熔融反应1.2 玄武岩浆的成因和构造环境1.2.1 离散型板块边界岩浆的形成1.2.2 汇聚板块边界岩浆的形成1.2.3 转换断层岩浆的形成1.2.4 板内火山活动1.3 岩浆演化1.3.1 液相线温度和液相演化趋势(LLDs)的概念1.3.2 “湿”玄武质岩浆的液相线温度1.3.3 含水和无水玄武岩浆不同的演化轨迹1.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活动起源的假说1.4.1 地势、重力、地壳厚度和地幔地震层析图像的启示1.4.2 导致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因素1.4.3 中国东部中生代玄武岩浆火山活动1.4.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浆火山活动1.5 小结第2章 俯冲带的成因和板块构造2.1 历史回顾及新概念的诞生2.2 导向新概念的观察2.3 定性描述及定量计算2.3.1 大洋高原模式2.3.2 定量考虑2.4 新概念与现有模型之比较2.5 新概念的有效性及预测性2.5.1 Hawaii-Emperor海山链43 Ma前折曲的成因2.5.2 蛇绿岩定位、玻安岩的产生以及前弧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岩(TTG)组合的成因2.5.3 大陆增生机制2.5.4 被动大陆边缘——未来俯冲带的轨迹2.6 小结第3章 洋中脊动力学3.1 研究现状3.2 全球MORB数据库及新观点3.3 分异影响校正3.3.1 Klein和Langmuir(1987)的方法和解释3.3.2 Klein和Langmuir(1987)Fe8校正存在的问题3.3.3 校正分异影响到Mg#=0.723.3.4 化学组成一洋脊水深相关性:Fe8和Nas等同于未进行分异校正的原始数据3.3.5 化学组成一洋脊水深相关性:分异校正数据的平均值3.3.6 化学组成一洋脊水深之间相关性:主要讨论Fe7z与Fe8和NaT2与Na83.3.7 小的Fe72变化可能没有压力意义3.4 全球洋脊水深变化——基本限定3.4.1 地幔潜在温度变化的意义3.4.2 地幔组分变化的意义3.5 几点思考3.5.1 控制全球洋脊水深变化的因素3.5.2 全球MORB组分变化控制的因素3.5.3 控制初始熔融深度(P0)的因素3.5.4 控制终止熔融深度(Pi)的因素3.5.5 浅脊的MORB熔体演化程度更高的缘由r3.5.6 我们提出深脊下是富石榴石橄榄岩而不是榴辉岩或石榴辉石岩3.5.7 洋脊是浅源还是深源的3.6 小结第4章 洋岛玄武岩的成因4.1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制约4.1.1 俯冲洋壳的熔融不能产生高镁的OIB熔体4.1.2 古洋壳在同位素上太亏损,不能产生OIB4.1.3 俯冲带脱水后的循环洋壳很难成为OIB的源区4.1.4 OIB缺少俯冲带脱水的Sr-Nd-Hf同位素特征4.2 矿物物理学制约4.2.1 俯冲到下地幔的洋壳密度太大而不能返回上地幔4.2.2 下地幔条件下玄武质熔体密度比周围固态地幔物质密度大得多4.3 OIB源区的成因4.3.1 大洋玄武岩地幔源区的两端元组分(复合岩性)4.3.2 两种端元都很古老,但是它们有不同的同位素演化历史4.3.3 低熔融程度岩浆成因的富集组分4.3.4 LVZ和增生的大洋岩石圈界面低分熔熔体的交代作用4.3.5 循环的被交代大洋岩石圈物质补给热点火山作用和OIB源区4.3.6 地幔源区富集的两个时间尺度4.3.7 对地幔地球化学结构的启示4.4 小结第5章 洋岛玄武岩源区物质的性质,俯冲洋壳、岩石圈地幔的命运5.1 简要回顾5.2 俯冲洋壳(SOC)不是OIB的主要源区5.2.1 SOC太亏损,不可能是OIB源区组成5.2.2 改进的“ROC”模型有更多不足5.3 俯冲的陆源沉积物不是OIB源区的主要组成5.4 大陆岩石圈地幔可能是OIB的富集源区5.5 大洋岩石圈地幔交代作用可以解释OIB源区的富集过程5.5.1 地幔交代作用5.5.2 地幔交代作用发生的场所5.5.3 地幔交代作用机制5.5.4 交代介质的性质5.6 地幔动力学的一些新思路5.6.1 对亏损MORB地幔性质及起源的新认识5.6.2 俯冲大洋岩石圈的归宿5.7 小结第6章 岩石圈厚度与全球洋岛玄武岩地球化学组成的成因关联6.1 基本原理6.2 盖层效应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6.2.1 大洋岩石圈厚度(L)的影响——盖层效应6.2.2 大洋岩石圈的厚度变化是全球OIB地球化学特征最主要的控制因素6.2.3 受限于岩石圈厚度的浅部熔融过程稀释OIB的“石榴子石”痕迹6.2.4 OIB中Sr-Nd-Pb-Hf同位素特征显示盖层及源区的效应:6.2.5 OIB的化学成分记录了熔融的最终深度(Pf),而不是初始熔融深度(P)6.2.6 大洋岩石圈作为热边界层具有岩石学意义6.2.7 OIB的地球化学特征要求主动上涌和减压熔融6.3 盖层对OIB矿物成分的影响6.3.1 Niu和O'Hara(2007)的解释6.3.2 盖层效应在解释橄榄石成分中的作用6.4 成熟大洋岩石圈的恒定厚度6.5 小结第7章 洋脊“吸引力”、洋脊-“地幔柱”相互作用和浅部地幔对流7.1 两个概念7.1.1 地幔柱7.1.2 洋脊7.2 实例7.2.1 近端和远端柱一脊相互作用7.2.2 扩张速率决定地幔柱流动7.2.3 实例和现象7.3 小结第8章 地幔熔融和深海橄榄岩的成因8.1 研究进展8.2 数据和模型解释8.2.1 深海橄榄岩全岩成分间的相关关系8.2.2 定量方法8.2.3 模型应用8.3 结果讨论8.3.1 深海橄榄岩的成因8.3.2 与其他模型的对比8.3.3 其他重要应用8.4 小结第9章 深海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9.1 研究现状概要9.1.1 存在主要问题9.1. 2新的研究方法9.2 样品9.3 分析方法和数据9.4 可行的模型框架9.5 数据和解释9.5.1 深海橄榄岩全岩主量元素9.5.2 深海橄榄岩全岩微量元素特征9.6 主要问题及讨论9.6.1 再富集作用发生的地点9.6.2 熔体再富集作用似乎没有影响残余单斜辉石9.6.3 过量LREE、HFSE和其他不相容元素的储存和分配9.6.4 Nb-Ta和Zr-Hf分异机制9.6.5 洋脊下Nb-Ta、Zr-Hf分异的一种假说9.6.6 单斜辉石是残余还是出溶产物9.6.7 蛇纹石化和海底风化的地球化学效应9.6.8 熔体-残余的互补性9.7 地球化学动力学意义9.7.1 Eu异常9.7.2 部分熔融和熔体一残余反应的直接标志9.7.3 丢失的Nb储库9.7.4 俯冲带蛇纹石化和海底风化的可能结果9.8 小结第10章 洋壳与陆壳的成因关系、大陆地壳增生的场所和机制、亏损地幔的成因10.1 原始MORB中过量的Eu和Sr10.1.1 稀土元素和岩石成因10.1.2 普遍观点:幔源熔体中不存在Eu异常10.1.3 大陆地壳中显著的负Eu异常10.1.4 原始MORB熔体都具有显著的正Eu异常10.1.5 MORB熔体中Eu和Sr异常的起源10.1.6 DMM具有过量的Eu和Sr10.2 对两个主要固体地球问题的新认识10.2.1 大陆地壳来源和壳幔分异10.2.2 大洋上地幔的化学结构10.3 小结第11章 元素分异和地质过程11.1 理论11.2 观察11.3 讨论11.3.1 MORB和MORP中的Zr-Hf和Nb-Ta分异11.3.2 海水中的Zr-Hf和Nb-Ta分异11.4 小结关于地幔柱大辩论1.地幔柱假说:起源、有限性2.其他可能模型和警告3.地幔柱大辩论有关的定义和概念全地幔对流模型分层地幔对流4.结语主要参考文献附录 工常用术语索引 上一篇: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系列 大洋环流 风生与热盐过程 [黄瑞新著 乐肯堂,史久新译] 2012年版 下一篇: 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 第2辑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反贫困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