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研究 作者:彭薇出版时间: 2021年版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地缘经济的视角,从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新格局的形成、全球价值链产业分工变化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等方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通过采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建立分析中国对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容与方向,并从跨国并购的视角讨论产业转移的效果。最后从资源互连互通、制度共建共守、利益共分共享等方面对中国与沿线国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区域社会经济福利提升的视角提出政策建议。目录目录第一章导论一、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二)研究意义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一)“一带一路”倡议(二)区域产业转移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四、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一)研究方法(二)可能的创新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一、产业转移的经典理论解释(一)雁行模式产业转移(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边际产业扩张论(四)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转移理论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研究三、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实现形式(二)关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三)关于产业转移的测度(四)关于产业转移福利的评价第三章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意义与现状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二、“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战略意义(一)“一带一路”倡议是载入国际组织的重要文件(二)国际贸易与投资新格局形成(三)全球价值链整合(四)中国制造业“走出去”(五)地缘政治势力格局的重构三、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条件与现状(一)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和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二)沿线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三)产业合作持续推进四、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基础与现状(一)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经济基础(二)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及FDI利用情况第四章基于引力模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转移一、引力模型的运用范围(一)引力模型在社会经济学领域的运用(二)引力模型在产业转移测度中的运用二、计量模型与变量的设定(一)计量模型的设定(二)变量的设定(三)研究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四)实证分析结果三、研究小结(一)产业转移潜力判断(二)产业转移策略导向第五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一带一路”产业转移一、“一带一路”与全球价值链的时代背景二、产业转移与全球价值链的理论研究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一)基本模型与方法(二)数据来源与说明四、产业转移及国别(地区)来源的测算与分析(一)代表性国家整体产业净转移情况测算(二)代表性国家分行业产业转移情况五、研究小结第六章基于直接投资视角的“一带一路”产业转移效应一、中国直接投资的背景与现状二、关于直接投资文献回顾三、研究思路、方法设计与数据描述(一)研究思路与方法(二)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三)统计性描述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一)匹配及匹配质量检验(二)基于倍差法的双重稳健分析五、研究小结第七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二、基于“一带一路”的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一)政府宏观层面(二)行业协会、服务中介等中观层面(三)企业微观层面参考文献 上一篇: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教材 书籍装帧设计与制作 [谢群 主编] 2011年版 下一篇: 万山红遍 百年大党的湖南征程 江涌编 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