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研究六十年 1952-2016年 作者:黄家雄,罗心平 主编出版时间: 2018年版内容简介 《咖啡研究六十年(1952-2016年)》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市场规律,从围绕咖啡产业链构建科技支撑链的角度出发,着力构建从种子到杯子、从田间到餐桌的咖啡产业技术体系。《咖啡研究六十年(1952-2016年)》汇集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六十多年的咖啡科研成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小粒种咖啡科研成就的集中体现。《咖啡研究六十年(1952-2016年)》内容涉及咖啡资源与育种、耕作与栽培、植物保护、植物营养与施肥、产品加工和产业经济等多个学科,涵盖咖啡种植业、加工业和农业经济的相关科学技术问题。《咖啡研究六十年(1952-2016年)》的出版以期为我国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成果,为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探索和政策建议。目录目录第一章 咖啡良种选育研究 1第一节 咖啡资源发现、引种及试验示范 1第二节 访“咖啡发祥地”宾川朱苦拉 3第三节 德宏小粒咖啡简介 4第四节 介绍一个有希望的小粒咖啡变种——“波邦”变种 7第五节 潞江坝咖啡品种资源生长及产量性状调查 9第六节 5个咖啡品种在潞江坝生长及产量性状调查 14第七节 小粒种咖啡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8第八节 咖啡育种研究现状和展望 24第九节 利用SSR分子标记快速鉴别中粒种与小粒种咖啡 33第十节 无融合生殖在咖啡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40第十一节 咖啡主要栽培品种特性研究 43第十二节 分子标记技术在咖啡育种上的应用 48第十三节 咖啡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53第十四节 云南咖啡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 59第十五节 小粒种咖啡卡蒂姆在干热区的生长比较 62第十六节 云南小粒种咖啡 67第十七节 小粒种咖啡的选择育种试验初报 68第十八节 谈云南小粒种咖啡 71第二章 咖啡育苗技术研究 77第一节 咖啡扦插生根研究 77第二节 咖啡塑料育苗盘育苗试验研究初报 84第三节 小粒咖啡制种育苗技术 88第四节 咖啡育苗技术(一) 91第五节 咖啡育苗技术(二) 94第六节 小粒种咖啡的直播育苗 96第七节 咖啡营养育苗技术 96第八节 咖啡地苗和袋装苗植后长势观察分析 98第九节 再谈咖啡播种育苗技术 100第十节 预处理对小粒种咖啡种子发芽的效应 103第十一节 咖啡壮苗培育技术 107第十二节 关于当前咖啡育苗、定植措施的意见 109第三章 咖啡栽培技术研究 112第一节 咖啡间套作栽培模式研究 112第二节 咖啡栽培新技术 115第三节 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模式优势及措施 123第四节 干热区雨养型咖啡栽培技术 126第五节 精品咖啡及其生产技术初探 130第六节 咖啡嫁接技术 138第七节 咖啡“乔-灌-草”群落栽培技术 140第八节 小粒咖啡苗木定植技术 144第九节 保山市潞江坝小粒种咖啡优质丰产技术研究 146第十节 咖啡-龙眼高效复合栽培模式研究 153第十一节 干热区小粒种咖啡栽培技术措施 158第十二节 小粒种咖啡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61第十三节 云南咖啡生产的潜力及限制因素 172第十四节 云南干热区咖啡栽培技术的变革 175第十五节 芒果-咖啡人工生态群落栽培初步研究 180第十六节 关于干热区云南小粒种咖啡更新措施初建 184第十七节 实行合理密植促进咖啡综合高产 185第十八节 小粒咖啡“密植、覆盖、免栽”栽培技术初探 187第十九节 小粒种咖啡果实生长的生理研究 192第二十节 关于咖啡定植的若干问题及改良措施 194第二十一节 小粒种咖啡综合丰产栽培初报 196第二十二节 小粒种咖啡落果生理探讨 198第二十三节 关于当前幼龄咖啡园的抚育管理意见 202第四章 咖啡施肥技术研究 205第一节 水氮耦合下小粒咖啡幼树生理特性及水氮利用效率 205第二节 保水剂和灌水对小粒咖啡苗木的节水调控效应 211第三节 云南部分咖啡园土壤肥力状况分析 216第四节 咖啡豆矿质养分初步分析研究 221第五节 小粒种咖啡营养特性的初步研究 222第六节 黄豆根瘤菌对黄豆、咖啡套种促生作用的研究综述 226第七节 云南干热河谷区咖啡叶片黄化症发生原因研究 228第八节 咖啡营养特性及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232第九节 怒江干热河谷土壤钾及咖啡植株钾素状况 235第十节 小粒种咖啡叶片矿质养分周年变化的初步研究 239第十一节 小粒种咖啡园地面覆盖试验初报 244第十二节 钾肥与咖啡生产 246第十三节 浅谈小粒种咖啡的追肥问题 248第五章 咖啡植保技术研究 250第一节 咖啡育苗措施与立枯丝核菌防治效果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50第二节 针对咖啡灭字虎天牛的农药药效试验 257第三节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及其防治技术 260第四节 怒江干热区咖啡绿蚧周年发生规律研究 263第五节 咖啡灭字虎天牛及其控制方法的构想 266第六节 1983年咖啡绿蚧发生情况简报 272第七节 咖啡灭字虎天牛发生为害情况及药效试验 275第八节 再谈咖啡绿蚧的发生为害情况 276第九节 咖啡虎天牛发生为害情况 277第十节 咖啡绿蚧发生及为害情况简报 279第十一节 咖啡园杂草发生危害及防除 279第十二节 Investigation of Types and Hazard of Weeds in Coffea arabica Orchads in Nujiang River Basin 282第十三节 潞江坝咖啡园杂草防治技术 286第六章 咖啡加工技术研究 290第一节 咖啡酶促脱胶技术试验初报 290第二节 不同海拔咖啡鲜果性状比较研究 294第三节 咖啡糖的工艺技术研究 299第四节 咖啡湿法加工对咖啡品质影响探究 302第五节 不同采收期咖啡果实物理性状比较研究 305第六节 酶促发酵在咖啡初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初探 311第七节 小粒咖啡品质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315第八节 云南与巴西咖啡初级加工比较及存在问题探讨 318第九节 赭曲霉素毒素A在咖啡上的研究 322第十节 不同初加工方法咖啡产出率的测定研究 326第十一节 果味速溶咖啡的研制 329第十二节 咖啡湿法加工过程中影响品质的因素 334第十三节 不同海拔对小粒种咖啡品质影响的研究 338第十四节 不同产地咖啡品质比较研究 342第十五节 咖啡提取率影响因素初探 348第十六节 咖啡采后处理及初加工技术 352第十七节 生态型脱皮脱胶组合机用于咖啡初加工的若干技术问题 354第十八节 咖啡豆的加工 358第十九节 咖啡的收获、加工及管理 358第七章 咖啡产业经济研究 361第一节 老挝热带资源与咖啡发展前景 361第二节 保山市咖啡产业技术需求调查初报 367第三节 红河州热区资源与咖啡发展前景 372第四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咖啡替代罂粟种植建议 376第五节 保山市咖啡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377第六节 全球咖啡产业形势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83第七节 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392第八节 咖啡豆可追溯体系研究初探 400第九节 浅谈我国咖啡标准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403第十节 我国咖啡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 407第十一节 云南咖啡产业庄园模式发展的探讨 412第十二节 临沧热区资源与咖啡发展前景 417第十三节 浅析云南咖啡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422第十四节 关于加快咖啡种业发展的建议 427第十五节 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32第十六节 云南省热区资源及开发对策 437第十七节 潞江坝咖啡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444第十八节 保山地区咖啡、甘蔗生产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448第十九节 云南咖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450第二十节 云南干热区的资源及开发 459主要参考文献 462后记 466 上一篇: 湖北绿色农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 下一篇: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