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出版时间:2018年版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总结了十多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市厅级一系列禽流感防控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结合长期从事临床禽流感防控实践,在不断获取临床反馈与修正,逐渐形成的一套禽流感防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参考目前禽流感研究动态所编写的科研成果与临床防控技术相结合的一本著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禽流感病原的流行变异动态、禽流感病毒分子诊断技术要点、禽流感临床表现特征、禽流感疫苗诱导家禽免疫应答的基本规律、禽流感与新城疫等其他疫病联合免疫反应情况、禽流感免疫检测技术改良情况、禽流感灭活疫苗效价快速检测方法、禽流感免疫促进药物探讨及禽流感综合防控措施等等。企望为读者诊断与防控禽流感提供一定的科学与操作性较强的技术信息。目录第一章 禽流感的分子流行动态第一节 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情况第二节 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情况第三节 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情况第二章 禽流感临床诊断要点第一节 几种主要亚型禽流感的特征一、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二、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三、H9N2致病性禽流感第二节 禽流感与几种主要类症鉴别要点一、与禽I型副黏病毒病的鉴别二、与鸭瘟的鉴别三、与禽霍乱的鉴别四、与沙门茵病鉴别五、与禽大肠杆菌病鉴别六、与坏死性肠炎鉴别七、与鸭肝炎(I型)鉴别八、与包涵体肝炎鉴别九、与败血霉形体病鉴别十、与番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鉴别十一、与鸡安卡拉病鉴别十二、与黄病毒病鉴别第三章 禽流感病毒分子诊断技术要点第一节 禽流感病毒常规RT-PCR检测技术操作要点一、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二、病毒RNA的提取三、检测引物的确定四、反转录及PCR扩增五、电泳及结果的判定第二节 禽流感病毒RT-PCR技术的注意事项第四章 H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诱导家禽免疫反应第一节 H5N1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白鸭的免疫反应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三、讨论与小结第二节 H5N1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番鸭的免疫反应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与分析三、讨论与小结第三节 H5N1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鹅的免疫反应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三、讨论第四节 番鸭体内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与抗感染关系一、材料二、方法三、结果四、小结与讨论第五节 番鸭感染AIVH5后血液中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三、讨论第六节 AI免疫鹅感染AIVH5后血液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三、讨论第七节 AI免疫鹅感染AIVH5后组织中SOD、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三、讨论第八节 雏鸭H5亚型AI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三、小结与讨论第五章 影响H7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诱导家禽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第一节 主要材料与方法一、主要材料二、主要方法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结果一、各种因素影响家禽H7N9抗体产生的情况第三节 讨论与结论一、关于首免时间对雏禽产生HI抗体的影响二、关于免疫剂量对雏禽产生HI抗体的影响三、关于免疫次数对雏禽产生HI抗体的影响四、关于H7N9对水禽及小鸡的免疫程序建议第六章 H5与H9亚型禽流感及家禽其他传染病联免第一节 H5/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番鸭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与分析三、讨论与小结第二节 禽流感与PMV-I油乳剂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番鸭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与分析三、小结与讨论第三节 白鸭几种主要传染病联合免疫研究一、材料二、动物分组与处理三、结果四、小结与讨论第四节 新城疫-禽流感重组二联活疫苗免疫白鸭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与分析三、讨论第七章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效价的快速检测方法第一节 研究的材料与方法一、主要材料二、主要方法第二节 研究的结果一、待检疫苗准备情况二、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破乳方法筛选结果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第四节 H5 N1亚型不同抗原效价油乳剂疫苗与免疫HI抗体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二、结果三、小结与讨论第八章 水禽禽流感免疫监测方法改良试验与结果第一节 研究的材料与方法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一、白鸭、鹅AIH5亚型禽流感免疫血清不同处理样品的HI效价测定结果二、白鸭、鹅血清对红细胞凝集作用的测定结果第三节 讨论与结论第九章 禽流感的免疫促进剂第一节 研究的材料与方法一、疫苗、标准抗原及阳性血清二、免疫调节剂三、其他试剂与器材四、实验动物及分组处理五、微量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试验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三节 讨论与结论一、关于免疫调节剂二、本试验中7种免疫调节剂的效果评价三、其他免疫调节剂对禽流感免疫促进作用的评价四、影响机体对疫苗免疫应答的其他不良因素第十章 依据科研成果制订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第一节 免疫防控方面的措施一、跟踪禽流感病毒野毒株变异动态,准确选择疫苗株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监控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效价三、应用改良AI免疫监测技术检测水禽AI血清抗体,准确监控免疫效果四、掌握免疫标准,要求特异AI HI抗体水平达到完全抵抗感染的水平五、注意雏禽AIH5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对免疫接种的影响,提高雏禽的母抗水平,科学选定AIH5油乳苗首免时间六、适当使用禽流感免疫促进剂七、对各种家禽制订与实施科学可行的禽流感免疫程序八、妥善安排禽群禽流感与其他主要传染病联合免疫程序第二节 适当使用预防禽流感的药物第三节 重视改善兽医卫生状况与饲养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抵抗力附:水禽I型副黏病毒病(新城疫)的I临床诊断技术指标参考文献 上一篇: 动物营养与饲料 刘春雨 主编 2013年版 下一篇: 丹麦海加德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