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空间研究 作者:刘丹责任编辑;(中国)刘烨出版时间: 2019年版内容简介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创造性地利用城市立体空间,提供新 耕地”,缓解土地缺失的严峻局势,正面回应了当前的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本课题以明确农业种植对居住空间形式及环境的影响、构建一体化的空间模型为研究目标。研究1)以京津地区城市住宅为对象,采取实地调查与环境测量实验的方式,摸清当地居住建筑和农业生产的空间和(温)室内环境调控特点,2)构建并模拟验证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的低能耗模型,3)就新建和既有住宅,提出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模式。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第三章 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空间构成和运作模式第四章 北京地区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设想第五章 北京地区城市集合住宅的光照环境测量实验第六章 北京地区城市集合住宅的温度环境测量实验第七章 北京地区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策略目录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耕地减少、农产品“食物里程”增加与都市农业1.1.2 中国城市的高密度环境1.1.3 现代农业生产导致高能耗1.1.4 建筑农业实践缺乏策略指导1.2 外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1.2.1 都市农业1.2.2 垂直农场1.2.3 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1.2.4 屋顶农园与其他露天农业种植1.2.5 建筑室内农业种植1.2.6 理论与实践概况1.3 拟解决问题与相关概念解析1.3.1 拟解决问题1.3.2 相关概念解析1.4 研究意义1.4.1 理论层面1.4.2 实践层面1.5 研究维度1.5.1 学科融合1.5.2 案例研究1.5.3 实证调查1.5.4 文献解读1.5.5 实验统计第二章 城市中的建筑农业2.1 建筑农业类型及特征2.1.1 垂直农场2.1.2 基于城市建筑的农业种植2.2 建筑农业相关技术2.2.1 农业技术2.2.2 城市有机废弃物再利用技术2.2.3 雨水收集技术2.2.4 可再生能源技术2.3 建筑农业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2.3.1 发展趋势2.3.2 存在问题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的空间构成和运转模式3.1 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及作用原理3.2 生理需求比较3.2.1 人的生理需求3.2.2 农作物的生理需求3.2.3 人与农作物生理需求的异同3.3 种植空间与城市建筑的结合方式与空间布局3.3.1 温度需求与结合基础3.3.2 温度需求与结合方式3.3.3 光照需求与空间布局3.4 建筑与农业种植一体化的气候差异性表现3.5 气候差异下的农业种植…… 上一篇: 康县耕地质量评价 孙志国主编 2016年版 下一篇: 建言献策 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山东省农业农村专家顾问团论文选编 赵克伟主编 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