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丛书 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 作者:高化民著出版时间: 1999年版目录 第一章 最初构想 一 围绕东北富农问题的争论 二 对个体农业改造的战略构想 三 土改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章 改变战略 一 两篇农村考察报告引出的分歧 二 中共中央小白楼会议——原有战略构想的改变 三 刘少奇的自我批评 第三章 纠正冒进 一 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二 “从小农经济的现状出发’———整顿互助合作 三 邓子恢阐述的重要政策思想 四 “三下大名府” 第四章 主体两翼 一 中共中央提出并举方针 二 把互助合作、统购统销作为改造的一翼 三 毛泽东批评“言不及义” 四 “四大自由”的真谛·. 第五章 转向合作 一 以发展初级社为重点 二 三次改变初级社发展计划 三 “生产力起来暴动” 四 毛泽东提出“停、缩、发”方针 五 浙江的整顿 第六章 反对“右倾” 一 “你的思想要用大炮轰”:翻一番与翻半番的争论 二 毛泽东批“小脚女人’ 三 对中农进行区分 四 怕当“小脚女人”———各地纷纷修改发展规划 五 七届六中全会:一面倒批评“右倾机会主义’ 六 中央农村工作部的检讨 第七章 掀起高潮 一 人为地掀起办初级社的高潮 二 发布《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三 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第八章 办高级社 一 毛泽东大力提倡办高级社 二 “要‘刹车’,否则‘有翻车的危险’ 三 高级社过快发展的原因 四 基本实现高级社化 第九章 进行整顿 一 出现“四过’ 二 “一下子都‘进入社会主义’,遗留问题就多了” 三 八大对遗留问题的认识 四 整顿高级社的政策措施 五 总结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 六 整顿的初步效果 第十章 大鸣大辩 一 出现包产到户 二 “拉牛退社”风潮 三 开展农村两条道路“大辩论” 四 批判包产到户 第十一章 历史沉思 一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 二 “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 三 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制 附录 一 我国农业合作化的统计资料 二 主要参考文献及论著 后记 上一篇: 农业土地利用系统模拟与调控 刘黎明 2018年版 下一篇: 当代中国农村变迁丛书 农业合作化运动史 罗平汉著 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