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通史 明清卷 第2版作 者: 闵宗殿 编出版时间:2020年版内容简介 《中国农业通史》是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持的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全国农史界专家参与研究、编写工作,是一部开创性的大型学术著作。《中国农业通史》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农业发展历史的巨幅画卷!以时代为经,以史事为纬,经直纬平,源通流畅,突出了每个阶段农业发展的重点、特征和演变规律,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农业发展历史的本来面貌。《中国农业通史》对于人们学习、研究华夏农耕历史,传承其文化,展示其文明,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制订农业发展战略、破解“三农”问题,乃至以史为鉴、开拓未来,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录出版说明序绪论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农业生产环境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一、多民族国家空前统一,社会秩序长期安定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第二节 人多地少成为全国性矛盾第三节 自然环境恶化一、气候异常二、自然灾害加剧第二章 明代及清前期的农业生产关系与农业政策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一、地权关系的变化二、租佃关系的发展演变第二节 农业政策一、明代的农业政策二、清前期的农业政策第三章 明清时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边疆的开垦二、内地的开垦第二节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治水二、水资源的开发第三节 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捕捞渔业的进一步发展二、作物畜禽品种的开发利用三、对救荒植物的研究与利用第四章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第一节 农牧区的分布与变化第二节 种植业结构的变化第三节 畜养业结构的变化第四节 专业化种植的发展第五章 明清时期各生产部门的发展第一节 种植业的发展一、粮食生产的发展二、植棉业的大发展三、园艺业的发展四、植树、护林的提倡第二节 养殖业的发展一、畜养业的演变二、养蚕业的新发展三、水产养殖业的新局面四、养蜂业的兴起第三节 加工业的发展一、棉纺织业商品经济性质明显二、丝织业的发展三、茶叶加工进入大发展时期四、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第一节 种植业技术一、复种技术和多熟种植二、人工生态农业的创立三、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四、大田生产技术的精细化第二节 养殖技术一、饲养繁殖技术二、兽医技术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农业经营与产品流通第一节 农副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一、商品性农业的发生二、农村市场网络的形成第二节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一、雇佣劳动的广泛采用二、佃富农和经营地主的出现第八章 明清时期中西农业文化交流第一节 国外农作物的传人一、番薯二、玉米三、马铃薯四、烟草五、花牛六、向日葵七、辣椒八、番茄九、结球甘蓝十、菜豆十一、荷兰豆十二、卡亡果十三、番木瓜十四、番荔枝十五、菠萝十六、番石榴十七、西洋菜第二节 中国农业动植物向西方的传播一、大豆二、茶三、猕猴桃四、柑橘五、珙桐六、榆树七、牡丹八、杜鹃花九、月季十、猪十一、鸡第三节 中外农业文化交流的影响一、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二、海外移民对东南亚农业的影响三、中国农业动植物对西方农业的贡献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农业文化第一节 农书一、农书发展概况二、主要农书简介第二节 耕织图一、《农务女红图》二、康熙《耕织图》三、乾隆石刻《棉花图》四、乾隆石刻《耕织图》五、光绪石刻《耕织图》六、光绪木刻《桑织图》七、光绪《蚕桑图》第三节 农俗一、迎春和打春二、填仓三、照田蚕四、火把会五、牛王会六、青苗会七、田了节八、蚕禁九、望蚕信十、开秧门十一、挂田幡十二、稼树十三、摸秋十四、采青十五、神农大帝诞日十六、冬舂第十章 明清时期的农业水平第一节 农业生产水平与农民生活水平一、粮食亩产记录二、各个时期的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三、估算农业劳动生产率四、对农户全年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推算第二节 在对比中看明清时期的农业水平一、纵向比较:与明代以前和1840年以后百年的比较二、横向比较:与16-19世纪欧洲农业的比较结束语一、明清时期的农业成就二、对几个问题的看法三、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在世界农业史上的地位四、历史的告诫参考文献后记 上一篇: 中国农业通史 战国秦汉卷 张波,樊志民主编 2007年版 下一篇: 中国农业金融史 姚公振著;周蓓主编 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