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国际经验 作者:周立 出版时间:2018年版丛编项: 人大农经书系内容简介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国际经验/人大农经书系》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提出值得讨论的问题,之后分别就多元化现代农业、食品安全与管理、普惠金融体系、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农村发展与城镇化政策、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补贴政策与实践进行探讨,最后形成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与借鉴。目录“人大农经书系”总序摘要第一章 从“改造传统农业”到“改造现代农业一、引言二、改造传统农业(一)舒尔茨对传统农业的定义(二)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方法(三)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影响三、改造现代农业(一)舒尔茨希望构建的现代农业(二)现代农业的发展:广义化的理论(三)现代农业的发展:狭义化的实践(四)狭义现代农业引发的诸多问题(五)改造传统农业的囚徒困境(六)农业价值论框架下重新审视农业属性和功能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生态文明(一)现代农业、现代化与工业文明(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目标:生态文明(四)生态文明的实践——生态农业(五)生态农业案例研究五、本章小结(一)“改造传统农业”已经引发了双重影响(二)“改造传统农业’’命题,已经转变为“改造现代农业”的新命题(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将为现代农业的改造提供指导参考文献第二章 多元化现代农业发展一、多元化现代农业内涵(一)农业的多功能性(二)从供给角度理解多元化现代农业(三)从需求角度理解多元化现代农业二、多元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一)农产品出口型国家——以美国为例(二)农产品进口型国家——以日本为例(三)混合型地区——以欧盟为例三、中国多元化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政策演变(一)小毛驴市民农园——政府与高校打造的CSA样板(二)巢状市场——NG()组织支持的生态农业项目(三)有机农夫市集——消费者自发组织的农业产销模式(四)山西永济蒲韩社区——农民自发组织的乡村建设模式(五)观光农业和乡村民俗——乡土文化的再兴起(六)中国的多元化农业政策演变四、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一)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支持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二)创新发展模式,将保护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农民增收(三)加快技术改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四)鼓励消费者教育,重塑农业的多元化价值(五)加强青年培训,为发展多元化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参考文献附录:中国多元化农业相关政策梳理与趋势小结第三章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国际经验一、国际食品安全问题历史回顾(一)近代国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二)20世纪末国际食品安全问题的新特点二、从生产角度看国际食品安全问题(一)国际上安全食品生产的威胁因素(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安全食品生产实践(三)主要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生产经验小结三、从监管角度看国际食品安全问题(一)政府监管(二)非政府组织监管四、中国的食品安全生产与监管(一)中国的食品安全生产困境及可能的出路(二)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成果与不足五、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一)国际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概述小结(二)对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政策建议参考文献第四章 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一、普惠金融的内涵二、国外普惠金融体系的现状和经验(一)金融服务供给者(二)金融服务支持系统(三)宏观金融环境建设三、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一)山东诸城社区金融服务站——政府参与(二)河南濮阳贷款互助合作社一一私人提供(三)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正规金融机构主导四、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一)丰富供给主体,完善金融体系(二)促进监管改革,明确立法保护参考文献第五章 土地征收制度一、问题的提出二、部分国家和地区征地制度借鉴(一)加拿大的土地征收(二)韩国的土地征收(三)日本的土地征收(四)印度的土地征收(五)中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三、中国征地制度的变迁和存在的问题(一)1998年之前的征地制度(二)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后的现行征地制度(三)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改的负面后果(四)1998年来的微调和发展趋势四、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一)结论与讨论(二)政策建议参考文献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与就地村镇化一、前言二、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与城镇化(一)美国蔓延式的郊区和乡村建设(二)老欧盟十国的乡村建设及就地村镇化实践(三)英国规划先行补贴随后的城镇化模式(四)法国分散化的城镇化实践(五)德国以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为特色实践三、中国农村发展与城镇化的相关政策与发展困境(一)中国农村发展与城镇化的相关政策(二)中国农村发展与城镇化的困境四、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一)在人口适度集中的地区推进就地村镇化(二)借鉴英法等国的城镇化率统计体系(三)因地制宜,全面开发参考文献第七章 农业跨国公司与国际并购一、引言二、农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一)国际投资额总体上升,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逐渐成为热点投资区(二)农业国际投资更加投向发展中国家,但存在结构差异(三)农业国际投资未来发展趋势三、农业跨国公司的发展(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动因(二)农业跨国公司的种类及其他涉农投资机构(三)农业跨国公司的特征及作用(四)农业跨国公司的农业产业链重组战略(五)农业跨国公司的并购策略(六)农业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四、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跨国公司的比较(一)中国涉农跨国公司规模较小、产业链控制不足(二)中国涉农跨国公司市场优势有待提升(三)中国涉农跨国公司并购经验不足(四)中国涉农跨国公司不注重环境保护和公共关系维护五、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一)小结(二)对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建议参考文献第八章 国外农业补贴制度比较一、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一)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二)当前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二、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一)日本农业补贴政策演变(二)当前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三、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一)欧盟共同农业补贴政策演变历程(二)欧盟共同农业补贴政策(三)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新改革四、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一)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发展历程(二)当前中国主要的农业补贴政策五、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一)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总结(二)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六、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研究内容回顾(一)把握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二)探讨国际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二、政策建议(一)在保证本国粮食安全的同时,兼顾食品安全和食物主权(二)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促进多元化和社会化农业的发展(三)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竞争与合作(四)做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政策扶持工作,服务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上一篇: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 吴兴,王耀武 2008年版 下一篇: 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史永晖,马村,郭守鹏主编 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