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学院乡土教材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作者:杨小林,李永霞 主编出版时间:2018年版内容简介 中国拥有世界10010以上的动植物物种,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为保护这些物种资源及其栖息环境,建设和管理好自然保护区是行之有效的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643处,面积150余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6%,初步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21世纪以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西藏高原在全世界生态地位的重要性。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江河源”和“生态源”之称,是我国乃至亚洲的“水塔”,是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和“启动器”,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对我国及全球大气和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西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其组成复杂,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主要的分化与形成中心,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植物区系交汇区,是濒危动物栖息地和生物的种质资源基因库。目前,西藏已建立自治区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15个,总面积约420929平方千米,涵盖了西藏自治区约34.3%以上的土地面积,为人类保护这最后一块高原净土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国内缺乏“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课程***材,《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是在自然保护区相关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西藏的实际,增加了西藏自然保护区的内容。其内容丰富、生动,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有较好的实用性。不但可以解决当前学校没有相关课程教材的紧迫现状,又可以针对西藏的实际,特别是西藏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一定的基础。目录绪论第一章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系统与标准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级别和保护方式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和评价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评价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选址的原则和方法第二节 保护区的规划设计第三节 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第四章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第一节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简史第二节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体系第五章 西藏自然保护区建设第一节 西藏的生态战略地位第二节 西藏自然保护区简介第三节 西藏民族文化与自然保护第四节 西藏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第六章 世界保护区发展的主要趋势一、如何更深刻认识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二、关键区域发展计划附录1 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附录2 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附录3 自然保护区名词术语参考文献 上一篇: 电离辐射在农业和食品方面的应用概况国外文献调查报告 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图书情报资料室情报 下一篇: “农家书屋”必备书系 第8卷 农村实用技术常识 电镀层退除技术 刘利生 主编 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