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测井解释概论作者:李宁 著出版时间:2013年内容简介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测井解释概论》全面论述了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解释评价理论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油田实例,力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的合理性。在介绍新理论、新观念及新方法的同时,又注意系统介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还尽量融入近几年的最新科研成果。《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测井解释概论》不仅对于低孑L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解释评价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其他缝洞储层型油气藏的测井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目录序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国碳酸盐岩储层分类与分布一、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相分类与分布二、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分类与分布三、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分类四、沉积相、组分、孔隙结构组合分类第二节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基本特征一、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的基本特征二、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的基本特征三、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层国内外测井解释评价现状第二章 碳酸盐岩岩石物理实验及分析技术第一节 碳酸盐岩储层全直径岩电实验第二节 碳酸盐岩岩心CT测试及分析一、岩心CT基本原理二、CT图像预处理及孔隙提取三、CT图像三维重建及显示四、三维孔隙结构分析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层核磁共振实验一、实验方法与仪器二、测量结果及数据分析第三章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理论基础第一节 测井系列优选一、测井系列优化原则二、测井系列适用性分析三、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系列选择第二节 测井沉积相分析一、成像测井沉积相自动判别技术二、沉积相自动判别软件第三节 裂缝参数计算一、裂缝参数计算模型简介二、裂缝参数计算三、影响定量计算准确度的几个因素第四节 基质孔隙度计算一、声波孔隙度计算公式二、不同公式孔隙度计算结果对比第五节 渗透率计算一、常规测井资料计算渗透率二、斯通利波测井资料计算渗透率三、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渗透率四、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计算渗透率五、斯通利波与电成像组合评价渗透率应用第六节 饱和度计算一、基质饱和度计算二、裂缝饱和度计算三、应用实例第四章 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判别方法第一节 储层有效性判别的总体思路第二节 常规测井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一、岩石的双孔隙度模型及其相关孔隙度概念二、岩石的组合三孔隙度模型三、小结第三节 成像测井孔隙度谱的有效储层识别技术一、成像测井(FMI)孔隙度谱分布计算原理二、成像测井资料孔隙度分布谱的计算方法三、基于成像测井孔隙度谱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第四节 偶极声波测井判别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一、偶极横波水平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基本原理二、方位各向异性分析与评价第五节 远探测声波测井识别井壁外围缝洞发育技术一、远探测声波测井原理二、远探测声波测井在塔里木油田的规模化应用第六节 基于梯次探测和方位定向的有效储层识别方法第五章 两类主要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第一节 碳酸盐岩礁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一、礁滩相与储层对应关系的建立二、标准礁滩相图像的厘定三、标准化礁滩相储层图版库的建立四、礁滩储层地质模型的构建五、井孔穿越礁滩储层沉积部位的确定第二节 风化壳白云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一、风化壳储层典型图像特征确定二、风化壳储层测井地质模型建立三、沉积相带与产能关系研究四、地层倾角与有效储层关系研究第六章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油田应用第一节 塔里木塔中地区的应用一、塔中A井二、塔中C井三、中古G井四、塔中地区的规模化应用效果分析第二节 四川龙岗地区的应用一、龙岗X井二、龙岗Y井三、龙岗Z井四、龙岗M井五、龙岗N井六、龙岗L井七、龙岗地区的规模化应用效果分析第三节 长庆油田靖边及高桥地区的应用一、孔隙频谱分析方法应用二、风化壳储层有效性评价技术应用三、岩溶风化壳白云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综合应用参考文献 上一篇: 疏松砂岩油气藏纤维复合防砂技术 下一篇: 盐穴储气库造腔控制与安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