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地区地质景观研究 作者:李嘉,汪媛,李奋生 著出版时间:2013年版内容简介 《稻城地区地质景观研究》以稻城地区地质景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区域成矿学、现代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景观学和旅游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从地质历史发展与演化的动态角度提出“前第四纪的地层、岩石、构造是形成稻城地区地质景观的基础,第四纪地质作用是形成稻城地区地质景观的能量和动力,稻城地区地质景观形成与消亡是动力学过程”的总体思路,并构建了“成景背景——成景系统——地质灾害对成景系统的危险性影响评价——成景系统保护”的全书主体结构。《稻城地区地质景观研究》系统梳理了稻城地区的地层系统及岩性特征,构造背景、构造演化模式及自然地理特征,对稻城地区地质景观进行科学分类和评价,系统阐释了稻城地区典型地质景观的发育特征、成因机理、形成演化及国内外的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稻城地区地质灾害对地质景观的危险性“三维”评价体系和稻城地区地质景观“GST”保护模式。《稻城地区地质景观研究》可供从事地质、旅游地学、景区管理、旅游服务等领域的研究单位及个人参考,也适合广大旅游爱好者阅读。目录前言第1章 稻城地质景观研究概述1.1 稻城地质景观研究的价值与必要性1.1.1 稻城地质景观资源具有极高科学研究与开发保护价值1.1.2 稻城地区地质景观资源合理利用与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1.1.3 稻城地区地质景观保护和地质科普知识普及1.1.4 稻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1.2 国内外地质景观研究综述1.2.1 国外地质景观研究综述1.2.2 国内地质景观研究现状1.3 稻城地质景观研究现状1.3.1 研究区范围界定1.3.2 研究区基础地质的研究1.3.3 研究区地质景观及开发保护的研究1.3.4 综述结论1.4 研究思路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 主要内容1.5.2 技术路线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第2章 稻城区域地质与地理背景2.1 区域地质概况2.1.1 甘孜一理塘蛇绿混杂岩带2.1.2 义敦岛弧带2.1.3 中咱陆块2.1.4 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带2.2 区域地层岩性2.3 岩浆岩2.3.1 侵入岩2.3.2 喷出岩2.4 区域构造特征2.4.1 主干断裂2.4.2 褶皱构造2.4.3 构造演化2.5 区域环境地质2.6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2.6.1 地貌特征2.6.2 气候特征2.6.3 水文特征2.6.4 土壤特征2.6.5 生物特征第3章 稻城地质景观的特征、评价及形成机理3.1 稻城地区地质景观类型3.1.1 地质景观类型划分3.1.2 稻城地区地质景观类型3.2 稻城地区主要地质景观特征3.2.1 冰川地貌地质景观3.2.2 流水地质作用景观3.2.3 岩浆作用地质景观3.2.4 地层剖面地质景观3.2.5 地质构造形迹地质景观3.2.6 山岳地貌地质景观3.3 稻城地区地质景观评价3.3.1 定性评价3.3.2 定量评价3.4 稻城地区典型地质景观成因机理3.5 稻城地区地质景观的形成演化3.5.1 第四纪前的地质演化进程3.5.2 第四纪时期地质景观演化与形成……第4章 典型地质景观(冰川地貌)国内外对比研究第5章 地质灾害对稻城地质景观的危险性影响评价第6章 稻城地区地质景观保护第7章 研究成果 上一篇: 秦皇岛地区区域地质考察 王建国 主编 2000年版 下一篇: 第四届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古河道系统构造和古气候演化与资源勘查”(IGCP-514)会议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