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理论基础与方法应用出版时间:2013年版内容简介 《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理论基础与方法应用》针对复杂地形区地表地形特征、太阳辐射过程以及遥感影像的特点,从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的理论基础、地形校正模型方法及地形校正方法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分析地表特征与数字地形、辐射传输过程、遥感影像的地形效应,开展遥感影像地形校正方法总结与述评,构建考虑散射辐射和临近地表反射辐射的地形校正物理模型以及简单高效的经验模型,分析不同精度DEM对遥感影像地形校正效果的影响,并从土地遥感分类、植被参数遥感提取、地表反照率遥感反演、地表温度遥感反演、蒸散发遥感反演等方面探讨地形校正方法的应用。《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理论基础与方法应用》可供遥感、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流域水文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广大有兴趣的应用人员阅读参考。目录前言第一章 绪论1.1 撰写依据和背景情况1.2 几个基本概念1.3 内容组织与结构安排参考文献第二章 地表特征与数字地形2.1 地表特征分析2.1.1 地形概述2.1.2 地形表示法2.1.3 地形图2.2 数字高程模型2.2.1 DEM概述2.2.2 DEM的表示方法和结构模型2.2.3 DEM建立与质量评价2.2.4 典型DEM数据源2.3 地形曲面参数2.3.1 坡度与坡向2.3.2 地形阴影2.3.3 曲率与坡长2.3.4 地形起伏度与粗糙度2.3.5 地形观测因子与天空观测因子参考文献第三章 辐射传输过程3.1 辐射传输基本特性3.1.1 大气组成与分层3.1.2 太阳辐射3.1.3 大气对辐射传输的影响3.2 起伏地表的太阳辐射传输特性3.2.1 太阳直接辐射3.2.2 天空散射辐射3.2.3 临近地表反射辐射3.3 辐射传输模型3.3.1 6S辐射传输模型3.3.2 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3.3.3 ATCOR辐射传输模型参考文献第四章 遥感影像的地形效应4.1 遥感影像特征及其不确定性4.1.1 遥感研究对象的特性4.1.2 遥感数据的特性4.1.3 遥感信息定量化及其不确定性4.2 遥感影像地形效应表征4.2.1 地形起伏对遥感影像辐亮度的影响4.2.2 遥感影像地形效应的内涵与特征4.2.3 地形效应遥感影像数据源4.3 地形效应对地表参数反演的影响4.3.1 地形变量与影像亮度值的关系4.3.2 地形效应对地表参数反演的影响参考文献第五章 遥感影像地形校正方法综述5.1 地形校正的含义与目标5.1.1 地形校正的含义5.1.2 地形校正的目标5.1.3 地形校正方法分类5.2 基于波段比的方法5.3 基于DEM的方法5.3.1 统计-经验模型5.3.2 归一化模型5.3.3 朗伯体反射率模型5.3.4 非朗伯体反射率模型5.4 基于超球面的方法5.5 存在问题与展望参考文献第六章 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物理模型6.1 基于复杂地形太阳辐射传输的地形校正物理模型6.1.1 模型构建与改进6.1.2 试验区概况6.1.3 数据与处理6.1.4 结果与分析6.1.5 结论与讨论6.2 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物理模型的简化与改进6.2.1 模型的简化与改进6.2.2 试验区概况6.2.3 数据与处理6.2.4 结果与分析6.2.5 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第七章 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经验模型第八章 不同精度DEM对遥感影像地形校正效果的影响第九章 地形校正在土地遥感分类中的应用第十章 地形校正在植被参数遥感提取中的应用第十一章 地形校正在地表反照率遥感反演中的应用第十二章 地形校正在地表温度遥感反演中的应用第十三章 地形校正在蒸散发遥感反演中的应用 上一篇: 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理论与方法 下一篇: 大地测量学基础 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