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儿童安全公共空间结构与设计出版时间: 2017年版内容简介 《城市儿童安全公共空间结构与设计》通过城市调查发现,安全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中儿童活动大的担忧,趣味性公共空间设计的缺乏是造成儿童多样性活动缺乏的主因。因此,《城市儿童安全公共空间结构与设计》以城市儿童公共空间活动和安全研究为序幕,展开城市儿童安全公共空间结构体系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以满足儿童活动心理行为的公共空间设计为契合点,论述城市儿童公共空间的设计类型和安全设计,首次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空间形式的非正式儿童活动空间的八种类型:具有创意的商业露天游乐空间、连接不同居住社区的游乐空间、校园内的玩乐天地、儿童通勤路上的系列趣味空间、精心设计的居住区内儿童游乐场、无车化的步行空间、充满自然要素的空旷地和被允许的公共建筑门口玩耍空间。最后,以城市儿童公共空间安全及设计维护体系为畅想,提出了社会各阶层参与适宜儿童活动的城市高品质儿童公共空间建设的愿景。目录1 概论1.1 研究背景1.1.1 爱的“失乐园”(儿童需要值得信赖并可以随时玩耍的乐园)1.1.2 城市化与儿童公共空间活动1.1.3 城市与儿童安全1.1.4 国外城市儿童公共空间的发展、活动需求和安全设计研究1.1.5 国内城市儿童公共空间安全研究1.1.6 研究评述1.2 概念界定1.2.1 儿童与儿童活动1.2.2 城市公共空间与儿童活动空间1.2.3 儿童安全价值意涵1.2.4 儿童安全与儿童安全公共空间结构1.3 城市儿童安全公共空间结构建构与设计相关理论综述1.3.1 儿童心理学1.3.2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认知理论1.3.3 犯罪地理学和CPTED方法1.3.4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1.3.5 城市设计论小结2 城市儿童公共空间活动和安全研究2.1 问卷调查2.1.1 调查样本2.1.2 问卷设计2.1.3 问卷发放与回收2.2 儿童公共空间活动分析I2.2.1 活动空间类型2.2.2 活动距离和范围2.2.3 儿童独立活动研究2.3 访谈调查(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2.3.1 访谈对象2.3.2 访谈问题设计2.3.3 有效样本统计2.4 儿童公共空间活动分析Ⅱ2.4.1 儿童户外活动类型和活动需求2.4.2 独立性活动研究2.4.3 空间可达性和空间偏好研究2.4.4 基于儿童心理的城市活动空间结构2.4.5 公共空间中影响儿童活动偏好的因素小结3 儿童心理安全公共空间结构体系研究3.1 基于安全视角的儿童公共空间心理映像3.1.1 儿童“活动空间”经历3.1.2 儿童心理安全公共空间意象分析3.2 儿童心理安全公共空间结构3.2.1 儿童心理安全公共空间结构映像3.2.2 儿童心理安全空间结构影响因素3.2.3 影响安全空间结构的儿童主体因素3.2.4 影响安全空间结构的儿童客体因素3.2.5 心理安全空间印象反作用于儿童在空间中的活动定向3.3 儿童心理安全公共空间分布模式3.3.1 安全核心3.3.2 安全连接体系3.3.3 儿童心理安全公共空间模式小结4 基于儿童行为心理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4.1 空间类型设计4.1.1 正式活动空间4.1.2 非正式活动空间4.2 空间要素和形态设计4.2.1 设施4.2.2 空间布局模式和空间组织4.3 空间趣味性设计4.3.1 启发性活动设计4.3.2 自然探索设计小结5 儿童公共空间安全设计研究5.1 儿童安全公共空间设计的启发——基于学校和家以及联结空间的调查研究5.1.1 居住区5.1.2 小学入口5.1.3 从学校到居住区的联系通道5.1.4 其他公共空间5.2 儿童安全活动设计的启发——基于传统社区和现代小区的比较性研究5.2.1 陈老巷——现代都市的里弄天地5.2.2 家属院——安全的儿童乐园5.2.3 传统社区对现代小区的安全设计启发5.3 主体安全设计5.3.1 儿童心理安全设计5.3.2 儿童活动安全设计5.3.3 儿童导视安全设计5.4 客体安全设计5.4.1 看护安全设计5.4.2 可达性安全设计小结6 城市儿童公共空间安全维护体系6.1 社会监督及安全管理6.1.1 社会监督6.1.2 安全管理6.2 儿童安全教育6.2.1 教育内容6.2.2 教育实施者6.2.3 社会支持6.2.4 法律保障6.3 儿童参与空间规划设计6.3.1 儿童对规划设计的参与6.3.2 儿童参与空间建设的实施6.4 基于空间因子的儿童安全空间设计适宜性评价6.4.1 评价体系的构成6.4.2单个空间适宜性评价6.4.3 区域儿童空间品质总体评价6.4.4 评价方法的展望小结附录一 小学生调查卷(可多选)附录二 家长调查卷(可多选)参考文献 上一篇: 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系列丛书 城市发展规律 知与行 下一篇: 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故事和传说 陶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