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场所的重生:论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场所构建作 者: 杨宇峤 著出版时间: 2015 内容简介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受到了现象学、场所理论等现代哲学和建筑理论的影响。而这些理论的发展研究本身又在很大范围中将历史环境的“再利用”实践作为分析对象,形成一种互相渗透融合的倾向。《历史建筑场所的重生:论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场所构建》试图借助“场所理论”确定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目标,并以新时代场所精神为一定评价标尺,选择场所塑造方式,从而帮助人们完整理解人与建筑环境间的复杂联系及其意义,认识到建筑物质功能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动态结合的重要性。《历史建筑场所的重生:论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场所构建》利用相关资料并结合作者亲身实践的项目进行了再利用设计的详细分析;以“场所构建”作为主要目标和方法,特别提出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一种新概念;提倡任何场所都是有精神的,建筑师的职责就是守护和延续这种精神。第1章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的背景1.1.2 研究的意义1.2 相关研究动态1.2.1 国外相关发展动态1.2.2 我国相关保护法规第2章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1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概念2.1.1 相关概念辨析2.1.2 定义及范围2.2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发展概况2.2.1 国外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发展概况2.2.2 我国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实践与现实问题2.3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价值再认识2.3.1 缓解三种危机2.3.2 解决三种矛盾第3章 场所理论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的内涵与作用3.1 场所理论的来源及其研究内容3.1.1 场所理论的来源3.1.2 主要研究内容3.2 场所精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3.2.1 场所精神的概念与价值3.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征3.3 在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作用与运用模式3.3.1 作为其他科学方法的一种补充3.3.2 场所理论的运用模式3.2.3 场所精神的标尺作用第4章 历史建筑保护性再利用中对自然特征的利用与塑造4.1 对场所生态环境的分析与利用4.1.1 对场所自然生态条件的分析4.1.2 对自然特征的利用与塑造4.2 生态环境与人文特征的结合4.2.1 与场所人文特征的关系4.2.2 生态环境与人文特征的结合4.2.3 生态环境中的感知与认同4.3 实证研究一:丰图义仓的保护性再利用4.3.1 对自然特征的利用4.3.3 保护性再利用的措施4.4 实证研究二:峨眉山白龙洞景区中场所的利用与塑造4.4.1 对场所特征的利用与塑造4.4.2 场所精神的感知与认同4.4.3 白龙洞景区场所的建构4.4.4 白龙洞景区场所精神的营造第5章 城市建设中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再生5.1 对城市场所精神的诠释5.1.1 城市变迁中的历史建筑再利用5.1.2 城市中场所精神的体验与感知5.1.3 对城市认知意象的延续5.2 历史建筑场所的塑造方式及手段5.2.1 历史建筑的修复与复原——场所精神的延续5.2.2 历史建筑改扩建——场所精神的复兴5.2.3 历史建筑内外部空间改造——场所精神的再生5.3 城市历史建筑的利用与塑造5.3.1 历史建筑再利用带来的场所启示5.3.2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场所与活动5.4 实证研究:如皋东大街历史街区市井文化的复兴5.4.1 场所现状及街区结构分析5.4.2 历史变迁与市井文化缺失的关系5.4.3 复兴市井文化的地方潜力与解决策略第6章 历史建筑场所构建的策略与原则6.1 历史建筑场所构建的策略6.1.1 场所现状调研6.1.2 场所精神的发现与创造6.1.3 场所质量的把握6.1.4 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6.1.5 公众参与和技术支持6.2 历史建筑场所构建的原则与程序6.2.1 场所构建的原则6.2.2 场所构建的程序6.3 场所理论在普陀山多宝塔复原研究中的运用6.3.1 历史沿革及现状调研6.3.2 场所特征的分析6.3.3 价值冲突的分析6.3.4 修缮保护的原则与措施6.3.5 场所重生的方式第7章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完善与发展7.1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加强与完善7.1.1 相关法规制度的加强与完善7.1.2 资金保障体系的加强与完善7.1.3 专业学科的加强与完善7.2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发展趋势结语图表索引附录A 历史性建筑再利用20世纪重要实践年表附录B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主要法律法规参考文献后记 上一篇: 历史建筑保护及修复概论 下一篇: 历史尘埃下的川盐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