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居抗震设防技术指南出版时间:2011年版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将系统性、技术实用性和易读性结合起来。首先,农居的地震安全涉及多方面的问题,片面介绍某个方面很容易误导读者,因此,本书从场地、地基到结构,从建设、使用到维护,都全面涉及。再者,农居的地震安全固然涉及到很多基础知识,但是对建造而言,需要提供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案。因此,本书在适当介绍相关基础知识后,力求提供具体实用的技术资料,如细部构造图和各类地震安全技术要求,这样,读者在理解知识之后,就可以应用相应的技术。最后,我们觉得本书可适合不同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的人士学习,它具有很好的易读性,简明、易懂和生动的文字,让初学者或者临时需要参考本书的读者感到很方便。 鉴于农居地震安全涉及地震学、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动力学、地震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加上西北地区在农居建设方式和农居类型上的差异,我们还不能说这本书可以解决所有农居抗震设防的技术问题。但作者相信,以此书作为培训教材和实用技术参考,由相关科技人员对农居建设技术人员(包括农村建筑工匠)和管理人员开展广泛地培训,将会对建造地震安全农居,提高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录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1.1 地震的成因和类型1.1.1 地震的成因类型1.1.2 按震源深度分类1.1.3 按震中距分类1.1.4 按地震序列分类1.2 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1.2.1 板块构造1.2.2 全球主要地震带1.2.3 我国的地震和地震带1.3 震级、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1.3.1 地震震级1.3.2 震级和能量1.3.3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烈度表1.3.4 抗震设防烈度1.4 地震波1.4.1 体波和面波1.4.2 地震定位的原理1.4.3 地震波与震害1.4.4 地震波的应用1.5 地震灾害1.5.1 地震灾害的分类1.5.2 直接灾害1.5.3 次生灾害1.5.4 诱发灾害1.6 我国的防震减灾体系1.6.1 我国的防震减灾机构和职责1.6.2 我国的防震减灾法规和防震减灾规划1.6.3 监测预报1.6.4 震害防御1.6.5 应急救援1.6.6 地震科技1.7 日本和美国的震害防御体系1.7.1 日本1.7.2 美国第二章 西北地区的地震灾害2.1 西北地区的地震和受灾状况2.1.1 西北地区的地震2.1.2 西北地区地震灾害与经济条件的对比2.1.3 西北地区地震灾害与东部地区的对比2.1.4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2.1.5 玉树地震与“5·12”汶川地震的主要差异2.2 西北地区活动断层分布2.2.1 西北地区活动断层分布2.2.2 西北地区主要地震带及典型地震2.2.3 西北地区各省主要活断层活动情况以及典型地震第三章 农居地震安全的基本原则3.1 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3.1.1 抗震设防的目的、准则和目标3.1.2 相关法律、规范和文件3.1.3 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简介3.2 农居地震安全的可行性3.2.1 经济可行性3.2.2 技术可行性3.2.3 农村社会发展需求3.2.4 环保、低碳的需求3.2.5 农居地震安全的实施效果3.3 推进农居地震安全的基本原则3.4 抗震设防原则3.4.1 场地的安全原则3.4.2 地基和基础的安全原则3.4.3 外形布局3.4.4 结构体系3.4.5 施工要求第四章 西北地区农居现状及典型农居结构特征4.1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4.1.1 西北地区地理气候条件4.1.2 西北地区农村人口分布状况4.1.3 西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4.2 西北地区农居类型4.2.1 农居分类原則4.2.2 主要农居类型4.2.3 民族特色农居4.3 西北地区农居类型的分布4.3.1 农居类型分布特征4.3.2 农居结构类型与分布的影响因素4.4 西北地区的典型土木农居4.4.1 木构架承重土木房屋4.4.2 土墙承重土木结构4.4.3 混合承重土木结构4.5 西北地区的典型砖木农居4.5.1 木构架承重砖平房4.5.2 墙体承重砖平房4.6 西北地区典型单层砖混农居4.7 西北地区典型多层砌体农居第五章 西北农居震害5.1 土木农居的震害5.1.1 不同烈度下的震害5.1.2 震害机理5.2 砖木农居的震害5.2.1不同烈度下的震害5.2.2 震害机理5.3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的震害5.3.1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在不同烈度下的震害5.3.2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震害机理第六章 场地的震害效应及选址6.1 场地的地震安全意义6.2 土层结构的影响6.3 地形的影响6.4 地貌条件的影响6.5 场地安全与地质灾害6.6 地震安全农居选址6.6.1 避开危险地段6.6.2 慎选不利地段6.6.3 可选一般地段6.6.4 首选有利地段第七章 地基和基础的地震安全技术7.1 地基及其作用7.2 主要地基类型及其安全问题7.2.1 黄土地基7.2.2 冻土和寒湿地基7.2.3 戈壁砂砾土地基7.2.4 冲洪积地基7.2.5 山地坡积残积地基7.3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7.4 基础及其作用7.5 农居的基础类型7.6 基础的设计7.7 基础的施工7.7.1 基础的埋深7.7.2 基础施工7.7.3 基础的最小宽度第八章 土木农居地震安全技术8.1 土木结构的地震安全问题8.1.1 墙体震害问题山8.1.2 结构震害问题8.1.3 生土房屋墙体建造工艺8.2 土墙的地震安全技术8.2.1 土墙抗震性能8.2.2 土墙抗震加固技术.8.2.3 土墙抗震性能评价8.3 上墙承重和混合承重平房的地震安全技术8.3.1 土墙承重平房抗震性能8.3.2 土墙承重平房抗震加固技术8.4 木构架房屋的地震安全技术8.4.1 木构架房屋震害特征8.4.2 木构架房屋抗震加固技术8.5 窑洞的地震安全技术8.5.1 窑洞地震安全问题8.5.2 窑洞抗震性能分析8.5.3 窑洞抗震设防技术8.6 土木农居地震安全图集8.6.1 土木农居屋盖和木构件施工技术图8.6.2 土木农居墙体抗震技术图8.6.3 土木农居圈梁施工图8.6.4 窑洞抗震技术图第九章 砖木农居的地震安全技术9.1 砖木农居的地震安全问题9.1.1 墙体存在的地震安全问题9.1.2 屋盖存在的地震安全问题9.1.3 附属构件存在的地震安全问题9.2 砖墙承重平房的地震安全技术9.2.1 木屋盖施工技术9.2.2 建筑装饰9.2.3 砖墙的地震安全技术9.2.4 抗震构造措施9.2.5 抗震加固技术9.3 木构架承重砖平房的地震安全技术9.3.1 木构架的地震安全技术9.3.2 抗震构造措施9.3.3 抗震加固技术9.4 砖木农居地震安全图集9.4.1 砖木农居屋顶施工图集9.4.2 砖木农居常用抗震加固技术第十章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的地震安全技术10.1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的地震安全问题10.1.1 结构体系不合理导致的地震安全问题10.1.2 缺少抗震构造措施导致的地震安全问题10.1.3 屋盖的地震安全问题10.2 单层砖混农居地震安全技术10.2.1 单层砖混农居抗震技术的一般规定10.2.2 混凝土屋盖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10.2.3 附属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10.3 多层砌体农居地震安全技术10.3.1 多孔砖墙体砌筑技术10.3.2 多层砌体农居抗震技术的一般规定10.3.3 多层砌体屋盖和楼板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10.3.4 多层砌体楼梯间和附属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10.4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的抗震构造措施10.4.1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粱10.4.2 门窗过粱10.5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地震安全图集10.5.1 预制板屋盖施工图10.5.2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屋盖施工图10.5.3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房屋平屋顶施工图10.5.4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房屋墙体加筋图10.5.5 钢筋混凝土圈梁施工图10.5.6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图10.5.7 门窗过梁施工图10.5.8 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第十一章 农居的使用和维护11.1 农居的使用11.1.1 不要随意改造11.1.2 不要堆(吊)重物11.1.3 不要过度装修11.1.4 不要随便开挖11.2 农居的维护11.2.1 地基的维护11.2.2 基础的维护11.2.3 墙体的维护11.2.4 屋盖的维护11.2.5 楼地面工程的养护11.2.6 墙台面及吊顶工程的养护第十二章 房屋建造工程量估算12.1 土方量估算12.1.1 人工开挖土方体积换算方法12.1.2 基坑土方量和工时计算12.1.3 边坡土方量12.2 砌筑砂浆工程量计算12.3 基础工程量计算12.3.1 石基础工程量计算12.3.2 砖基础工程量计算12.3.3 灰土基础工程量计算12.3.4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12.4 土坯制作及计算12.5 砖墙用料及工程量计算12.6 圈梁、构造柱用料计算12.7 现浇混凝土楼板用料计算参考文献 上一篇: 图解传统民居建筑及装饰 下一篇: 空间之融:喜洲白族传统民居的教化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