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出版时间:2011年版内容简介 《建筑遗产保护系列丛书:中国白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共分六章,主要介绍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代表的白族传统民居。作为白族聚居区分布最广的居住形式,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价值,至今仍然被广泛建造和使用。本书作者通过参与营造全程施工实践,深入挖掘白族匠师口头传承的营造经验和技巧,动态、翔实地记录了白族民居的营造核心技术,以及伴随营造过程的各种相关仪式,对白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这一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及时而颇具成效的拯救性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系列丛书:中国白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资料丰富,图片精美,可供建筑学及相关专业人士阅读参考。目录序一序二0 绪论0.1 白族传统民居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0.2 华夏少数民族民居及匠艺研究的可能方向第1章 白族传统建筑的悠远历史1.1 白族传统建筑历史文化1.1.1 远逝的文明1.1.2 南诏、大理国的光辉1.1.3 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飞跃1.2 白族民居分类及源流1.2.1 结构体系分类及源流1.2.2 空间组合分类1.2.3 白族传统民居文化演进模式第2章 白族传统民居的内涵及特质2.1 构成要素2.1.1 平面组合模式2.1.2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2.1.3 装饰装修艺术2.2 传承与演化2.2.1 集体心理认同2.2.2 适应性变迁2.2.3 传统民居构图模式之外延第3章 白族传统民居木构技术体系3.1 常用木构架结构形式3.1.1 木构架结构体系分类3.1.2 木构架结构体系抗震效应3.2 榫卯节点构造3.2.1 常用榫头与卯口3.2.2 构件节点榫卯构造3.2.3 与中原官式大木建筑榫卯构造比较3.3 构架程式化榫卯秩序3.3.1 构架名称及柱位排列3.3.2 构件榫头样式及程式化榫卯秩序3.4 营造口诀中的常用构架尺度及经验技术3.4.1 传说中的《木经》3.4.2 常用构架尺度3.4.3 经验性技术3.5 木构架结构体系演变3.5.1 构架结构体系主次关系演变3.5.2 构架空间尺度及用料大小演变3.5.3 不同时期木构架构件改变第4章 匠师驾驭的营造技术核心4.1 整体设计理念4.1.1 木料估算及运用4.1.2 含墨、收墨与减墨心4.1.3 构架起山与屋面一抖水4.1.4 柱子踩墨与下欠4.1.5 营造禁忌与趋吉观念4.2 木作加工工具4.2.1 解木工具4.2.2 穿剔工具4.2.3 平木工具4.2.4 尺类工具4.2.5 辅助工具4.3 套榫板及榫卯模数化4.3.1 套榫板制作与使用原则4.3.2 套榫板规格模数化4.3.3 构件榫卯模数化4.4 套榫法及相关讨退技术比较4.4.1 榫卯讨退技术初探4.4.2 套榫法操作过程4.4.3 套榫法与北方官式建筑讨退法之比较4.4.4 套榫法与福建地区记数图之比较4.5 解读掌墨山神的施工图——在木料上画墨线4.5.1 设计理念与加工制作转化点4.5.2 把握构架整体空间概念4.5.3 常用画墨线标记法4.5.4 画柱料卯口墨线4.5.5 画梁、方料榫头墨线第5章 白族传统民居营造过程及仪式5.1 择址定位打地基5.1.1 择址定位5.1.2 动土仪式5.1.3 打地基、砌墙基5.2 下料、动工与“圆木架马”仪式5.2.1 木料估算、备料5.2.2 开工准备5.2.3 “圆木架马”仪式5.3 木料加工5.3.1 工期安排5.3.2 木料加工过程5.3.3 杨宅每曰施工进度概述5.4 穿架与“送木气”仪式5.4.1 木料穿架5.4.2 “送木气”仪式5.5 立木竖房与“上红梁”仪式5.5.1 倾村相助——立木竖房5.5.2 喜庆欢腾——“上红梁”仪式5.5.3 尊师重礼——拜谢掌墨山神5.6 校正屋架5.6.1 原理、方法与工具5.6.2 正平5.6.3 校直5.6.4 检查并稳固构架5.7 夯筑土墙5.7.1 材料与工具5.7.2 土墙的夯筑过程5.8 安装椽子5.8.1 尺度计算与备料5.8.2 钉椽子5.9 屋顶官瓦与“合龙口”仪式5.9.1 撒干瓦5.9.2 实盖瓦与“合龙口”仪式5.9.3 “安龙谢土”仪式与乔迁习俗5.9.4 水乳交融的营造与仪式第6章 白族传统建筑匠师略论6.1 滇派匠作体系6.1.1 滇西北剑川匠系6.1.2 滇南通海匠系6.2 白族传统建筑匠师及师承6.2.1 文献记录、民间传颂的历代白族匠师6.2.2 当代白族匠师的建筑实践6.2.3 白族匠师的传统师承附录A 白族传统建筑构件称谓白语、汉语对照释名附录B 白族传统民居营造术语注释简表附录C 白族匠师访谈实录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上一篇: 农村户厕改造 下一篇: 智能建筑课程设计与项目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