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徐变与收缩 作者:黄国兴 编出版时间:2012年内容简介 《混凝土徐变与收缩》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系统论述了混凝土的徐变问题,包括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徐变及徐变恢复、徐变机理与流变模型、试验仪器设备、常荷载下徐变的计算方法、变荷载下徐变计算理论、各种混凝土的徐变,以及混凝土应力松弛系数计算方法等。下篇系统论述了混凝土收缩问题,包括收缩变形种类、影响因素、收缩机理、试验仪器设备及试验方法、估算收缩的方法,以及各种混凝土的收缩与减小收缩的措施等。《混凝土徐变与收缩》阐述了作者的多年研究成果,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学者有关文献资料。本书可供水利、水电、铁道、交通、冶金等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目录前言上篇 混凝土徐变1 基本概念1.1 瞬时变形1.2 基本徐变及干燥徐变1.3 徐变恢复1.4 应力松弛2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内部因素2.1 水泥2.2 骨料2.3 水胶比2.4 灰浆率2.5 外加剂2.6 粉煤灰3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外部因素3.1 加荷龄期3.2 加荷应力3.3 持荷时间3.4 相对湿度3.5 温度3.6 试件尺寸、形状及各向异性3.7 浸泡的介质3.8 碳化4 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徐变4.1 拉伸徐变4.2 多轴徐变4.3 扭转徐变4.4 周期应力徐变4.5 高应力徐变4.6 横向徐变及徐变泊松比5 徐变恢复5.1 基本概念5.2 影响因素5.3 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徐变恢复6 徐变机理与流变模型6.1 徐变理论6.2 徐变假设6.3 流变模型7 徐变试验仪器设备7.1 压缩徐变设备7.2 拉伸徐变设备7.3 多轴压缩徐变设备7.4 扭转和弯曲徐变设备7.5 徐变量测仪器7.6 徐变自动化测量系统8 常荷载作用下的徐变8.1 徐变表达式8.2 徐变的估算方法8.3 从短期试验资料预报长期徐变9 徐变计算理论和方法9.1 有效模量法9.2 老化理论9.3 弹性徐变理论9.4 弹性老化理论9.5 继效流动理论9.6 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9.7 徐变计算理论的比较10 各种混凝土的徐变10.1 水工大体积混凝土10.2 碾压混凝土10.3 溜槽(面板)混凝土10.4 泵送混凝土10.5 膨胀混凝土10.6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10.7 糠醛树脂混凝土10.8 环氧树脂混凝土10.9 聚酯树脂混凝士11 混凝土的应力松弛11.1 基本概念11.2 松弛系数的计算方法11.3 松弛系数与徐变系数的关系11.4 混凝土应力松弛试验设备下篇 混凝土收缩12 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种类12.1 基本概念12.2 收缩变形的种类12.3 湿胀变形13 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13.1 水泥品种的影响13.2 掺合料种类及掺量的影响13.3 骨料品种及含量的影响13.4 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13.5 外加剂种类和掺量的影响13.6 周围介质条件的影响13.7 养护条件的影响13.8 混凝土龄期的影响13.9 结构特征的影响13.10 碳化作用的影响14 收缩机理14.1 水泥浆体的结构14.2 干燥收缩机理14.3 化学收缩机理14.4 自收缩机理14.5 水泥石的收缩过程15 试验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15.1 干缩试验室及基准值15.2 干缩试验15.3 自生体积收缩试验15.4 自收缩试验15.5 凝缩试验16 估算收缩的方法16.1 收缩表达式16.2 估算收缩的方法16.3 从短期收缩试验资料推断长期收缩变形17 各种混凝土的收缩17.1 水工大体积全级配混凝土17.2 碾压混凝土17.3 面板(溜槽)混凝土17.4 泵送混凝土17.5 高强混凝土17.6 纤维混凝土17.7 不同品种骨料混凝土干缩的比较18 减小收缩的措施18.1 减小干燥收缩的措施18.2 减小温度收缩的措施参考文献 上一篇: 施工技术资料整编 下一篇: 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 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