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 云南民族住屋文化 作者:蒋高宸 编著 出版时间:2016年版丛编项: 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内容简介 《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以云南各民族传统住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云南各民族住屋形成、发展、演变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关系。以住屋建筑为内容却拔高到了文化的层面;以精到文字和大量照片、建筑示意图、速写手稿展示了异彩纷呈的云南民族住屋形式及住屋文化。目录引路篇第一章 总论——对住屋文化的一种理解第一节 关于住屋文化的界定第二节 关于住屋文化的行为学分析第三节 关于住屋文化的几个基本观点第二章 可爱的云南神奇的秘境——云南地理和人文环境基质简介第一节 自然条件的多样性第二节 民族构成的复杂性第三节 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第四节 文化特质的多元性历史篇第三章 横断山系的建筑文化流——云南古代建筑的历程第一节 云南建筑的考古发现——云南建筑文化“原始底层”的揭示第二节 南诏、大理的辉光——中原文化的冲击与云南建筑“汉化”过程的启动第三节 三江内外的反差——汉式建筑的泛滥与本土文化的惰性小结——云南住屋演变的基本图式求索篇第四章 从原始空间到人为空间的神话——云南先民实现的一次历史性超越第一节 两种原始的居住形态第二节 关于造屋的传说小结第五章 自然的馈赠与地域的限定——住屋模式化的机理之第一节 楔——关于住屋模式化机理的讨论第二节 来自气候的神功雕琢——关于住屋形式的气候效应第三节 依赖材料的忠实塑造——关于住屋形式的材料效应第四节 巧挖地景的内在潜能——关于住屋形式的地景效应第六章 社会的介入与时代的修正——住屋模式化的机理之二第一节 不同家庭结构下的居住规则及其对住屋空间形态的支配第二节 职业特征导致的住屋形式第三节 适应特殊生活习俗的几种特殊住屋第四节 社会权威的出现与住屋等级的分化第七章 人为的选择与历史的判据——住屋模式化的机理之三第一节 第一判据:“化自然为奴仆”时代的原始理性意识——人类对自我的肯定与人性的初始发扬第二节 第二判据:“化生人为神灵”时代的宗教幻化意识——信仰作为平衡支点的意义第三节 第三判据:“化住屋为礼具”时代的世俗功利意识——“适形”与“大壮”的双向控制风韵篇第八章 干栏系住屋第一节 漫话干栏第二节 傣族的“竹楼”第三节 低热山地的干栏群落第四节 壮族的“吊脚楼”第九章 “板屋”系住屋第一节 楚雄大姚彝族的木楞房第二节 丽江纳西族的木楞房第三节 兰坪普米族的木楞房第四节 洱源西山白族的“木栋栋房”第五节 怒族的“井干一土墙”式住屋第六节 中甸藏族的土墙板屋第十章 邛笼系住屋第一节 德钦藏族的“土库房”第二节 哀牢山彝族的土掌房第三节 哈尼族的“蘑菇房”第四节 其他地方的土掌房举例第十一章 “天幕”系住屋第一节 被建筑史遗忘的建筑第二节 地棚式住屋存在的根据第三节 地棚式住屋的几种主要形式第十二章 合院系住屋第一节 合院系住屋的特征第二节 合院系住屋的历史追溯第三节 南北合院系住屋文化生态效应的比较第四节 云南环境的微差和合院空间的异质后记 上一篇: 中国风格 吴建民的大使生涯 法文版 王凡 著;外文出版社法文编译部译 2010年版 下一篇: 住宅建筑典型节能技术适宜性研究 高岩 著 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