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拥堵对策系列 高铁客运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 作者:王晶 著 出版时间:2016年版内容简介 《高铁客运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一书结合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引入“绿色换乘”(sustainableTransfer)理念,构建了中国高铁客运枢纽接驳体系,并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枢纽3个层面对接驳体系的构成要素、建构原则和目标进行了探讨。探索了高铁客运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明确了高铁客运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的思路、流程与方法。分别从高铁客运枢纽与周边用地开发的一体化建设、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高铁客运枢纽周边集散系统的规划组织、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高铁客站建筑的整合设计这6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铁客运枢纽接驳体系的一体化衔接布局模式与设计方法。目录第一章 高铁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1.1 相关概念1.1.1 高速铁路1.1.2 枢纽概念群1.1.3 高铁客运枢纽1.2 高速铁路的源起和发展1.2.1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阶段及特征1.2.2 国内高速铁路建设概况及前景1.3 高铁客运枢纽的发展及特征1.3.1 双重功能特征1.3.2 案例经验借鉴第二章 高铁客运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理论2.1 “绿色换乘”理念2.1.1 换乘概念群2.1.2 “绿色换乘”概念及内涵2.2 “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接驳体系建构2.2.1 高铁枢纽接驳体系及其特征2.2.2 高铁枢纽接驳体系的建构原则与目标2.2.2.1 宏观区域层面2.2.2.2 中观城市层面2.2.2.3 微观枢纽层面2.2.3 高铁枢纽接驳体系的影响因素2.2.4 高铁枢纽接驳体系的实现保障2.3 高铁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2.3.1 系统原理2.3.2 语境协调原理2.3.3 技术支撑原理2.3.3.1 生态技术支撑2.3.3.2 信息技术支撑2.3.3.3 结构技术支撑2.4 高铁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的实施程序2.4.1 枢纽客流需求预测2.4.1.1 高铁枢纽客流特征2.4.1.2 客流预测关键指标2.4.2 枢纽设施规模需求分析2.4.2.1 铁路车场规模分析2.4.2.2 交通接驳设施规模分析2.4.2.3 其他换乘设施规模分析2.4.3 枢纽接驳规划方案设计2.4.4 仿真模拟评估2.4.4.1 仿真模拟评价概述2.4.4.2 仿真模型及软件综述2.4.4.3 仿真模拟评价标准2.4.4.4 仿真模拟评估流程第三章 高铁客运枢纽与周边用地开发的一体化建设3.1 一体化开发建设的相关理论3.1.1 TOD模式3.1.2 节点一场所理论3.2 一体化规划设计范围3.3 一体化建设的空间布局模式3.3.1 水平开发模式3.3.2 垂直开发模式3.3.3 混合开发模式3.4 一体化建设用地性质……第四章 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第五章 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第六章 高铁客运枢纽周边集散系统的规划组织第七章 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第八章 高铁客站建筑的整合设计 上一篇: 地下结构耐久性能及其评估 许宏发,杨亮,陈伟 编 2016年版 下一篇: 城市势力圈的划分方法及其应用 王德 著 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