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UMTS中的LTE:向LTE-Advanced演进 (原书第2版) 高清晰可复制文字版作者:(美)Harri Holma ,(美)Antti Toskala 著出版时间:2012内容简介 Harri Holma、AnttiToskala编著的《UMTS中的LTE:向LTE-Advanced演进(原书第2版)》紧紧围绕LTE-Advanced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依据3GPP最新标准,以LTE-Advanced技术与应用为核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LTE-Advance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的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17章,涉及LTE标准化、基于3GPPSAE的系统架构、LTE中的关键技术、物理层、LTE无线协议、移动性、无线资源管理、自组织网络(SON)、性能、LTE测量、传输、IP语音(VoIP)、性能要求、LTE TDD模式、LTE-Advanced和HSPA演进等内容。本书材料权威丰富,体系结构完整,内容新颖翔实,知识系统全面,行文通俗易懂,兼备知识性、系统性、可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UMTS中的LTE:向LTE-Advanced演进(原书第2版)》可作为移动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应用开发人员、技术经理和电信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或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目录译者序原书前言第1章 引言1.1移动语音用户数增长情况1.2移动数据使用增长情况1.3有线技术演进1.4 LTE发展的动机与目标1.5 LTE概述1.6 3GPP技术族1.7无线频谱1.8 WRC.07会议规定的新频谱1.9 LTE.Advanced第2章 LTE标准化2.1引言2.2 3GPP标准版本与进程概述2.3 LTE目标2.4 LTE标准化阶段2.5 3GPP Release 8版本后的演进2.6 IMT.Advanced中的LTE.Advanced2.7 LTE规范与3GPP结构参考文献第3章 基于3GPP SAE的系统架构3.1 3GPP标准中的系统架构演进3.2纯E.UTRAN接入网的系统基本架构配置3.2.1系统架构基本配置概述3.2.2系统基本架构配置中的逻辑网元3.2.3 S1.MME和X2接口的自动配置3.2.4基本系统架构配置中的接口与协议3.2.5系统基本架构配置中的漫游3.3 E.UTRAN与传统3GPP接入网的系统架构3.3.1 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概述3.3.2 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增加和更新逻辑单元3.3.3 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接口与协议3.3.4与传统3GPP CS基础设施的互通3.4 E.UTRAN与非3GPP接入网的系统架构3.4.1 E.UTRAN与非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概述3.4.2 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附加和更新逻辑单元3.4.3非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接口与协议3.4.4非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漫游3.5 与cdma2000接入网的互通3.5.1 cdma2000 HRPD互通架构3.5.2 cdma2000 HRPD互通架构中的附加和更新逻辑单元3.5.3 cdma2000 HRPD互通架构中的接口与协议3.5.4 与cdma2000 1xRTT的互通3.6 IMS架构3.6.1概述3.6.2会话管理与路由3.6.3数据库3.6.4服务元素3.6.5互通元件3.7 PCC与QoS3.7.1 PCC3.7.2 QoS参考文献第4章 LTE中的OFDMA、SC.FDMA和MIMO技术介绍4.1引言4.2 LTE多址背景知识4.3 OFDMA基础4.4 SC.FDMA基础4.5 MIMO基础4.6小结参考文献第5章 物理层5.1引言5.2传输信道及其到物理层的映射5.3调制5.4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输5.5下行链路用户数据传输5.6上行链路物理层信令传输5.6.1系统基本架构配置概述5.6.2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5.6.3 PUSCH上的控制信令5.6.4上行链路参考信号5.7 PRACH结构5.7.1物理随机接入信道5.7.2前导序列5.8下行链路物理层信令传输5.8.1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5.8.2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5.8.3物理HARQ指示信道5.8.4与蜂窝有关的参考信号5.8.5下行链路传输模式5.8.6物理广播信道5.8.7同步信号5.9物理层流程5.9.1 HARQ流程5.9.2定时提前5.9.3功率控制5.9.4寻呼5.9.5随机接入流程5.9.6信道反馈报告流程5.9.7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5.9.8蜂窝搜索流程5.9.9半双工操作5.10 UE能力等级与支持特征5.11物理层测量5.11.1 eNodeB测量5.11.2 UE测量与测量流程5.12物理层参数配置5.13小结参考文献第6章 LTE无线协议6.1引言6.2协议架构6.3媒体接入层6.3.1逻辑信道6.3.2 MAC层中的数据流6.4无线链路控制层6.4.1 RLC模式操作6.4.2 RLC层中的数据流6.5分组数据会聚协议6.6无线资源控制6.6.1 UE(包含与RAT之间)的状态与状态转换6.6.2 RRC功能与信令流程6.6.3自优化——驱动测试最小化6.7 X2接口协议6.7.1 X2接口的切换6.7.2负载管理6.8对RRC ASN.1协议定义的理解6.8.1 ASN.1介绍6.8.2 RRC协议定义6.9 LTE中的早期UE处理6.10小结参考文献第7章 移动性7.1引言7.2空闲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7.2.1空闲模式移动性概述7.2.2蜂窝选择与重选过程7.2.3跟踪区优化7.3LTE内部切换7.3.1切换过程7.3.2信令7.3.3切换测量7.3.4自动邻居关系7.3.5切换频率7.3.6切换时延7.4系统间切换7.5 E.UTRAN与UTRAN移动性的区别7.6小结参考文献第8章 无线资源管理8.1引言8.2 RRM算法概述8.3接入控制与QoS参数8.4下行链路动态调度与链路自适应8.4.1第2层调度与链路自适应框架8.4.2频域分组调度8.4.3时域和频域联合调度算法8.4.4采用MIMO技术的分组调度8.4.5下行链路分组调度图解8.5上行链路动态调度与链路自适应8.5.1上行链路动态调度与链路自适应信令8.5.2上行链路自适应8.5.3上行链路分组调度8.6干扰管理与功率设置8.6.1下行链路传输功率设置8.6.2上行链路干扰协调8.7非连续传输与接收8.8 RRC连接维护8.9小结参考文献第9章 自组织网络9.1引言9.2 SON架构9.3 SON功能9.4自配置9.4.1物理蜂窝标识的配置9.4.2自动邻居关系9.5自优化和自愈用例9.5.1移动负载均衡9.5.2移动鲁棒性优化9.5.3 RACH优化9.5.4节能9.5.5可用SON流程小结9.5.6 SON管理9.6 3GPP Release 10用例9.7小结参考文献第10章 性能10.1引言10.2第1层峰值比特率10.3终端类型10.4链路级性能10.4.1下行链路性能10.4.2上行链路性能10.5链路预算10.6频谱效率10.6.1系统部署场景10.6.2下行链路系统性能10.6.3上行链路系统性能10.6.4 2×2后的多天线MIMO演进10.6.5高阶扇区化(6扇区)10.6.6作为LTE带宽函数的频谱效率10.6.7 3GPP中的频谱效率评估10.6.8从LTE到HSPA的标志10.7延迟10.8 LTE重新分配GSM频谱10.9规划10.10 HSPA网络的容量管理实例10.10.1数据量分析10.10.2蜂窝性能分析10.11小结参考文献第11章 LTE测量11.1引言11.2数据速率理论峰值11.3实验测量值11.4现场测量设置11.5人工负载生成11.6现场峰值数据速率11.7链路自适应和MIMO利用11.8切换性能11.9驱动测试中的数据速率11.10多用户分组调度11.11延迟11.12大型蜂窝尺寸11.13小结参考文献第12章 传输12.1引言12.2协议栈和接口12.2.1功能平面12.2.2网络层(L3):IP12.2.3数据链路层(L2):以太网12.2.4物理层(L1):任意媒体上的以太网12.2.5最大传输单元大小问题12.2.6流量分割与IP寻址12.3 LTE内切换的传输问题12.4传输性能要求12.4.1吞吐量(容量)12.4.2时延(延迟),时延变化(抖动)12.4.3 TCP问题12.5LTE的传输网架构12.5.1实现实例12.5.2 X2连通性要求12.5.3传输服务属性12.6服务质量12.6.1端到端QoS12.6.2传输QoS12.7传输安全12.8传输网同步12.8.1精确时间协议12.8.2同步以太网12.9基站同址12.10小结参考文献第13章 IP语音13.1引言13.2 VoIP编解码13.3 VoIP要求13.4延迟预算13.5调度与控制信道13.6LTE语音容量13.7语音容量演进13.8上行链路覆盖范围13.9 LTE电路交换语音回落13.10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13.11小结参考文献第14章 性能要求14.1引言14.2频段和信道配置14.2.1频段14.2.2信道带宽14.2.3信道配置14.3 eNodeB RF发射机14.3.1工作频段无用发射14.3.2与同一工作频段内其他系统相邻载波的共存问题14.3.3与邻近工作频段其他系统的共存问题14.3.4传输信号质量14.4 eNodeB射频接收机14.4.1参考灵敏度电平14.4.2动态范围14.4.3信道内选择性14.4.4邻信道选择性和窄带阻塞14.4.5阻塞14.4.6接收机杂散发射14.4.7接收机互调14.5 eNodeB解调性能14.5.1 PUSCH14.5.2 PUCCH14.5.3 PRACH14.6 UE设计原理与面临的挑战14.6.1引言14.6.2 RF子系统设计面临的挑战14.6.3 RF基带接口设计面临的挑战14.6.4 LTE与HSDPA基带设计复杂性14.7 UE RF发射机14.7.1 LTE UE发射机要求14.7.2 LTE传输调制精度,EVM14.7.3波段与带宽组合去敏14.7.4发射机结构14.8 UE射频接收机要求14.8.1参考灵敏度电平14.8.2 FDD UE中的UE自去敏相关要素简介14.8.3 ACS、窄带阻塞与ADC设计面临的挑战14.8.4 EVM相关因素:LTE与WCDMA接收机的对比14.9 UE解调性能14.9.1传输模式14.9.2信道建模与估计14.9.3解调性能14.10无线资源管理要求14.10.1空闲状态移动性14.10.2 DRX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连接状态移动性14.10.3 DRX处于工作状态时的连接状态移动性14.10.4切换执行性能要求14.11小结参考文献第15章 LTE TDD模式15.1引言15.2 LTE TDD基础15.2.1 LTE TDD帧结构15.2.2非对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容量分配15.2.3与TD.SCDMA的共存问题15.2.4信道互易15.2.5多址方案15.3 TDD控制设计15.3.1通用控制信道15.3.2探测参考信号15.3.3 HARQ过程与定时15.3.4上行链路TTI集束HARQ设计15.3.5上行链路HARQ ACK/NACK传输15.3.6下行链路HARQ ACK/NACK传输15.3.7使用PUCCH上SRI/CQI的下行链路HARQ ACK/NACK传输15.4半静态调度15.5 MIMO和专用参考信号15.6 LTE TDD性能15.6.1链路性能15.6.2 TDD系统的链路预算和覆盖范围15.6.3系统级性能15.6.4 LTE TDD演进15.7小结参考文献第16章 LTE.Advanced16.1引言16.2 LTE.Advanced和IMT.Advanced16.3要求16.4 3GPP LTE.Advanced研究阶段16.5载波聚合16.5.1载波聚合对高层协议和架构的影响16.5.2载波聚合的物理层细节16.5.3由载波聚合导致的物理层上行链路变化16.5.4由载波聚合导致的物理层下行链路变化16.5.5载波聚合和移动性16.5.6载波聚合性能16.6下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16.6.1下行链路中的参考符号结构16.6.2码本设计16.6.3下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的系统性能16.7上行链路多天线技术16.7.1上行链路多天线参考信号结构16.7.2 PUSCH的上行链路MIMO16.7.3控制信道的上行链路MIMO16.7.4上行链路多用户MIMO16.7.5上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的系统性能16.8异构网络16.9中继16.9.1架构(R10中继的设计原理)16.9.2 DeNB:RN链路设计16.9.3中继部署16.10 R11展望16.11结论参考文献第17章 HSPA演进17.1引言17.2非连续传输与接收17.3 HSPA上的电路交换语音17.4增强型FACH和RACH17.5下行链路MIMO和64QAM17.6双载波HSDPA17.7多载波和多频段HSDPA17.8上行链路16QAM17.9终端类型17.10第2层优化17.11单频网(SFN)中的MBMS17.12体系结构演进17.13小结参考文献附录英文缩略语 上一篇: 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ROF光载无线通信:从理论到前沿 高清晰可复制文字版 下一篇: 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UMTS中的WCDMA – HSPA演进及LTE (原书第5版) 高清晰可复制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