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研究生教材 宽带无线通信 作者:薛小平,金彦亮,武卓 编著出版时间: 2016年版丛编项: 同济大学研究生教材内容简介 《宽带无线通信》主要介绍宽带无线通信的理论和技术。《宽带无线通信》共分为8章,内容包括正交频分复用、多输人多输出等宽带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LTE/LTE-A的基本概念及其无线资源管理,无线局域网络中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资源管理,wiMAX的概念及其资源管理以及移动性管理的理论及演进等。《宽带无线通信》力求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系统及应用相结合,配有大量图表便于读者理解。《宽带无线通信》可以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人员的参考书及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目录前言第1章 绪论1.1 无线通信的起源1.2 早期的无线通信1.3 模拟蜂窝移动通信1.3.1 蜂窝系统1.3.2 移动性管理1.3.3 多址技术1.3.4 智能终端及数据业务1.3.5 模拟无线通信向数字无线通信发展1.4 宽带无线通信1.4.1 移动通信系统中宽带无线接人1.4.2 面向竞争信道的宽带无线接人1.4.3 其他的宽带无线技术1.5 新型的无线通信系统1.5.1 无线自组织网络1.5.2 家庭网络1.5.3 无线传感器网络1.6 新型通信方式及体制的研究第2章 无线通信基础2.1 无线通信2.1.1 视距通信2.1.2 衰减2.1.3 自由空间损耗2.1.4 噪声2.1.5 多径效应2.1.6 多普勒效应2.2 分集技术2.3 交织技术2.3.1 交织技术基本原理2.3.2 交织器的分类2.4 均衡2.4.1 均衡器的基本原理2.4.2 时域均衡2.5 多址接人技术2.5.1 频分多址2.5.2 时分多址2.5.3 码分多址2.5.4 空分多址2.5.5 ALOHA协议2.6 本章小结第3章 宽带无线通信基础3.1 OFDM3.1.1 OFDM的基本原理3.1.2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3.1.3 OFDM的特性3.1.4 OFDM的关键技术3.2 正交频分多址接人(0FDMA)3.2.1 OFDMA3.2.2 OFDMA系统的资源分配3.2.3 OFDMA系统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3.3 MIM.3.3.1 MIMO信道容量3.3.2 空时编码技术3.3.3 智能天线3.4 MIMO一OFDM3.4.1 MIM.一OFDM系统结构3.4.2 MIM.一OFDM关键技术3.5 协作通信3.5.1 协作通信的基本原理3.5.2 协作通信的中继合作模式3.5.3 协作通信的中继策略3.5.4 协作通信的关键技术3.6 机会通信3.6.1 多用户分集3.6.2 多用户分集与传统分集方式的比较3.6.3 多用户分集的实现方法3.7 本章小结第4章 宽带移动通信及其资源管理4.1 LTE/LTE-A网络的基本概念4.2 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资源管理4.2.1 无线资源管理4.2.2 分组调度器的概念4.2.3 常用的分组调度算法4.3 无线协作通信及其资源管理4.3.1 中继协作通信4.3.2 多点协作(CoMP)4.3.3 协作通信系统及其挑战4.4 异构LTE/LTE-A4.4.1 异构网络中的RRM问题及挑战4.4.2 带有Fcmtoell的异构LTE/LTE-A中的RRM4.4.3 带有中继节点的异构LTE/LTE-A中的RRM4.4.4 中继增强.FDMA网络的RRM4.5 载波聚合及其无线资源管理4.5.1 载波聚合的场景4.5.2 载波聚合的实现方式4.5.3 载波聚合无线资源管理框架4.5.4 载波聚合无线资源管理算法4.6 自优化网络4.6.1 LTESON组成及其网络架构4.6.2 自配置技术4.6.3 自优化网络技术4.6.4 自愈4.7 本章小结第5章 无线局域网及其传播机制5.1 无线局域网基础5.2 WLAN中的介质访问控制机制5.2.1 DCF机制5.2.2 PCF机制5.2.3 IEEE802.1 1MAC层Q.S机制5.3 Adh.c网络5.3.1 Adh.c网络中的隐藏和暴露终端5.3.2 认知Adh.c的MAC层协议5.4 Adhoc网络路由机制5.4.1 Adhoc网络平面路由协议5.4.2 Adhoc网络分层路由协议5.4.3 Adhoc网络组播路由协议5.5 机会网络5.5.1 机会转发机制5.5.2 基于机会通信的数据分发5.6 VANET路由协议5.6.1 基于连通的路由5.6.2 基于移动预测的路由5.6.3 基于基础设施的路由5.6.4 基于概率的路由5.6.5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5.7 本章小结第6章 WiMAX及其关键问题6.1 WiMAX6.1.1 WiMAX的拓扑结构6.1.2 WiMAX物理层6.1.3 WiMAX介质访问控制层6.2 混合自动重传(HARQ)6.2.1 自动重传技术6.2.2 HARQ及其实现6.2.3 wiMAXHARQ的研究进展6.3 WiMAX的Q.S机制6.3.1 wiMAXPMP模式的业务类型6.3.2 请求/授权机制6.3.3 WiMAXMAC层调度器及研究进展6.3.4 无信道感知调度器6.3.5 信道感知调度器6.3.6 wiMAXMcsh模式的调度机制6.4 移动WiMAX的移动性管理6.4.1 系统内切换6.4.2 系统间切换6.4.3 基于MIH的异构网络移动性管理6.5 奉章小结第7章 移动性管理7.1 移动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演进7.2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7.2.1 位置管理7.2.2 位置更新策略及算法7.2.3 寻呼算法7.2.4 切换管理7.2.5 移动性管理中的安全机制7.3 LTE中的移动性管理7.3.1 LTE移动性管理7.3.2 LTE移动性管理中的安全机制7.3.3 LTE移动性管理实例7.4 MIP7.4.1 移动IPv4(MIPv4)7.4.2 移动IPv67.4.3 MIPv6中的关键问题7.5 MIP的移动性管理及性能优化7.5.1 网络层移动性管理7.5.2 链路层移动性管理7.5.3 跨层移动性管理7.5.4 MIPv6的性能优化方法7.6 移动组播7.7 网络移动性7.8 本章小结第8章 其他宽带无线技术8.1 蓝牙8.1.1 蓝牙演进8.1.2 蓝牙的体系结构8.1.3 蓝牙网络拓扑结构8.2 超宽带UWB8.2.1 UWB8.2.2 UWB的技术原理8.3 光载无线通信关键技术8.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上一篇: 同时同频全双工原理与应用 唐友喜 著 2016年版 下一篇: 名优家电系列丛书 TCL王牌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必备 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编 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