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历史灾荒研究的义界与例证 卜风贤 编 2018年版 > 下载地址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历史灾荒研究的义界与例证 卜风贤 编 2018年版
- 名 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历史灾荒研究的义界与例证 卜风贤 编 2018年版 - 下载地址1
- 类 别:气象与灾害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历史灾荒研究的义界与例证
作者: 卜风贤 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丛编项: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历史灾荒研究的义界与例证》由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以及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四个论题组成。这四个问题都是灾害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界正在讨论甚或存在争议的学术议题。在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面,论述了灾荒文献资源的整理利用以及相关问题,梳理了灾荒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指出了灾害史研究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在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方面,尝试探索一条基于历史灾荒特征并借鉴现代灾害学原理的风险评价路径,从总体上对历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做了初步测算,并将这种测算结果与粮食安全问题结合起来,以求在灾害与民生之问建立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方面,通过历史灾荒成因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因应中西方灾荒特征的弹性灾荒和刚性灾荒概念;通过中西方灾荒频度及影响的比较提出灾害结构的概念,指出中西方灾荒历史的本质差别;通过中西方灾荒史中农业技术要素的考察充分肯定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减灾功能;通过中西方灾民生活史的考察揭示了中西方灾荒的特征表现及其社会影响凶素。在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从个案、区域和国家三个维度讨论了自然灾害成灾应对的历史过程,提出了衡量灾害严重程度和社会控制力度的重要指标——“灾荒指数”。
目录
一 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传统农业灾害观的早期形态
历史灾荒资料的信息识别和利用
我国历史农业灾害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先秦时期西北地区灾荒资料探研
中国古代救荒书中的减灾技术资料价值评估
中国古代救荒书研究综述
中国灾害史研究中的自然与人文学科趋向
——第三届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科技史视野下的灾害与减灾问题
——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学术年会纪要
历史灾害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二 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
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粮食安全水平估测
《科学时报》问粮系列之六:传统中国的粮食安全
——一个“高水平的陷阱
《诗经》中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应急预案:粮食储备的意义
中国的干旱与饥荒:基于历史记录的灾害风险评估
三 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
中西方历史灾荒成因比较研究
中西灾荒史:频度及影响之比较
农业技术进步对中西方历史灾荒形成的影响
灾民生活史:基于中西社会的初步考察
四 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
西汉时期的水患与人水关系
瓠子河决的历史记忆
——西汉洪水事件及其两千年灾害叙述
雾霾的历史观照与现实关注
——基于科学史的霾态问题思考
政区调整与灾害应对:历史灾害地理的初步尝试
古代灾后政区调整基本模式探究
两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灾害变化与灾荒关系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自然灾害背景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化及其自然与人文原因
西北地区传统农业减灾技术史考察
重评西汉时期代田区田的用地技术
后记
作者: 卜风贤 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丛编项: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历史灾荒研究的义界与例证》由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以及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四个论题组成。这四个问题都是灾害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界正在讨论甚或存在争议的学术议题。在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面,论述了灾荒文献资源的整理利用以及相关问题,梳理了灾荒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指出了灾害史研究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在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方面,尝试探索一条基于历史灾荒特征并借鉴现代灾害学原理的风险评价路径,从总体上对历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做了初步测算,并将这种测算结果与粮食安全问题结合起来,以求在灾害与民生之问建立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方面,通过历史灾荒成因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因应中西方灾荒特征的弹性灾荒和刚性灾荒概念;通过中西方灾荒频度及影响的比较提出灾害结构的概念,指出中西方灾荒历史的本质差别;通过中西方灾荒史中农业技术要素的考察充分肯定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减灾功能;通过中西方灾民生活史的考察揭示了中西方灾荒的特征表现及其社会影响凶素。在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从个案、区域和国家三个维度讨论了自然灾害成灾应对的历史过程,提出了衡量灾害严重程度和社会控制力度的重要指标——“灾荒指数”。
目录
一 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传统农业灾害观的早期形态
历史灾荒资料的信息识别和利用
我国历史农业灾害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先秦时期西北地区灾荒资料探研
中国古代救荒书中的减灾技术资料价值评估
中国古代救荒书研究综述
中国灾害史研究中的自然与人文学科趋向
——第三届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科技史视野下的灾害与减灾问题
——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学术年会纪要
历史灾害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二 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
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粮食安全水平估测
《科学时报》问粮系列之六:传统中国的粮食安全
——一个“高水平的陷阱
《诗经》中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应急预案:粮食储备的意义
中国的干旱与饥荒:基于历史记录的灾害风险评估
三 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
中西方历史灾荒成因比较研究
中西灾荒史:频度及影响之比较
农业技术进步对中西方历史灾荒形成的影响
灾民生活史:基于中西社会的初步考察
四 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
西汉时期的水患与人水关系
瓠子河决的历史记忆
——西汉洪水事件及其两千年灾害叙述
雾霾的历史观照与现实关注
——基于科学史的霾态问题思考
政区调整与灾害应对:历史灾害地理的初步尝试
古代灾后政区调整基本模式探究
两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灾害变化与灾荒关系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自然灾害背景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化及其自然与人文原因
西北地区传统农业减灾技术史考察
重评西汉时期代田区田的用地技术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