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大气科学经典译丛 平流层与对流层相互作用引论 (印度)K.Mohanakumar(K.莫罕那库马尔)著 2019年版

  • 名  称:大气科学经典译丛 平流层与对流层相互作用引论 (印度)K.Mohanakumar(K.莫罕那库马尔)著 2019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气象与灾害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大气科学经典译丛 平流层与对流层相互作用引论
作者:(印度)K.Mohanakumar(K.莫罕那库马尔)著
出版时间: 2019年版
内容简介
  低层大气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是怎样进入高层大气的?高层大气又对低层大气起什么样的反馈,二者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书系统描述了大气平流层和对流层的物理、辐射、动力学及化学过程,关注臭氧层、全球变暖对大气层的影响,可应用于大气科学的各个分支,如气候变化、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天气预报系统等,描述深入浅出、逻辑清晰易懂,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科研人员的教材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低层大气和中层大气的结构和成分/t1
1.1 地球大气的进化/t1
1.1.1 生机勃勃的地球/t2
1.2 地球大气的成分/t3
1.2.1 均质层和非均质层的形成/t4
1.3 大气压强/t5
1.3.1 大气压强和密度的垂直结构/t5
1.4 大气的热力结构/t6
1.4.1 对流层/t6
1.4.2 平流层/t7
1.4.3 中间层/t8
1.4.4 热层/t9
1.4.4 外逸层/t9
1.5 高层大气的结构/t9
1.5.1 电离层/t9
1.5.2 等离子层/t10
1.5.3 磁层/t10
1.6 对流层顶/t11
1.6.1 热带对流层顶/t13
1.6.2 对流层顶缩写/t13
1.6.3 动力对流层顶/t14
1.6.4 臭氧对流层顶/t14
1.6.5 对流层顶折叠/t15
1.6.6 对流层顶对对流层天气事件的重要性/t16
1.7 低层大气和中层大气的气候状态/t16
1.7.1 温度/t16
1.7.2 风/t17
1.7.3 日循环/t19
1.7.4 全年振荡/t19
1.7.5 半年振荡/t19
1.7.6 年际与季节内振荡/t21
1.7.7 急流/t21
1.7.8 准两年振荡/t22
1.7.9 平均经向风/t22
1.7.10 纬向平均的质量环流/t24
1.7.11 极地涡旋/t25
1.8 主要的平对流层相互作用事件/t26
1.8.1 极地平流层云/t26
1.8.2 爆发性增温/t27
1.8.3 北极涛动/t29
1.8.4 北大西洋涛动/t29
1.9 大气潮汐/t30
1.10 对流层和平流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t30
1.10.1 平流层臭氧/t30
1.10.2 二氧化碳/t32
1.10.3 水汽/t32
1.10.4 平流层水汽/t33
1.11 上对流层和下平流层/t34
1.12 气溶胶/t36
1.12.1 水溶性气溶胶/t37
1.12.2 气溶胶的滞留时间/t37
1.12.3 对流层气溶胶/t37
1.12.4 平流层气溶胶/t37
问题/t38
文献/t39
第2章 低层大气和中层大气中的辐射过程/t42
2.1 引言/t42
2.2 辐射的基本原理/t42
2.2.1 电磁能/t43
2.2.2 辐射能/t43
2.2.3 光度测定和辐射测定/t45
2.2.4 黑体辐射/t45
2.2.5 大气散射/t48
2.2.6 吸收和发射/t49
2.2.7 反射和透射/t50
2.2.8 亮温/t51
2.2.9 太阳常数/t51
2.2.10 反照率/t51
2.2.11 温室效应/t52
2.3 辐射传输/t53
2.3.1 比尔定律/t54
2.3.2 史瓦西定律/t55
2.3.3 太阳辐射吸收和大气加热/t55
2.3.4 辐射盈余与大气加热率/t57
2.3.5 红外辐射加热与冷却/t58
2.3.6 辐射吸收导致的加热/t59
2.3.7 辐射加热的垂直廓线/t59
2.4 太阳辐射和地球大气/t60
2.4.1 太阳辐射的吸收/t60
2.4.2 大气窗/t63
2.4.3 平流层和对流层中太阳辐射的衰减/t64
2.5 大气和其辐射过程/t65
2.5.1 对流层中的辐射过程/t66
2.5.2 平流层中的辐射过程/t66
2.6 平流层冷却/t67
2.6.1 平流层冷却的原因/t67
2.6.2 平流层冷却率/t69
2.6.3 其他影响/t69
2.7 太阳活动对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的作用/t70
问题/t73
文献/t74
第3章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动力过程/t77
3.1 引言/t77
3.2 大气动力过程的基本量/t77
3.2.1 状态方程/t78
3.2.2 流体静力学方程/t78
3.2.3 位势高度/t79
3.2.4 压高方程/t80
3.3 守恒定律/t80
3.3.1 运动方程(动量守恒)/t80
3.3.2 连续方程(质量守恒)/t82
3.3.3 能量守恒/t84
3.4 干洁大气的热力过程/t86
3.4.1 位势温度/t86
3.4.2 大气稳定度/t87
3.4.3 浮力频率/t87
3.4.4 热力学能量方程/t88
3.5 原始方程组/t89
3.5.1 原始方程组的形式/t89
3.5.2 水平运动方程的近似/t90
3.6 风的平衡/t90
3.6.1 地转风/t91
3.6.2 地转偏差/t91
3.6.3 梯度风/t92
3.6.4 地转风和梯度风的联系/t93
3.6.5 热成风/t93
3.6.6 热成风的应用/t94
3.6.7 正压和斜压大气/t94
3.7 环量、涡度和散度/t95
3.7.1 环量/t95
3.7.2 涡度/t95
3.7.3 相对涡度/t96
3.7.4 自然坐标下的涡度/t96
3.7.5 行星涡度/t96
3.7.6 绝对涡度/t97
3.7.7 散度/t97
3.8 保守量/t97
3.8.1 位势涡度/t98
3.8.2 厄特尔位势涡度/t98
3.9 涡度方程/t99
3.9.1 气压坐标系下的涡度方程/t99
3.9.2 简化的涡度方程/t100
3.9.3 准地转涡度方程/t100
3.9.4 准地转位势涡度方程/t101
3.10 中层大气中的平均经圈环流/t101
3.10.1 纬向平均环流/t102
3.11 平均能量的年循环/t106
问题/t107
文献/t108
第4章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波动/t110
4.1 引言/t110
4.2 波动的定义/t110
4.3 波动的基本属性/t111
4.4 波动的分类/t113
4.5 大气中的波动/t113
4.5.1 声波/t114
4.5.2 兰姆波/t115
4.5.3 浅水重力波/t115
4.5.4 罗斯贝波/t121
4.6 大气重力波/t125
4.6.1 纯重力内波/t126
4.6.2 惯性重力波/t130
4.6.3 波破碎/t133
4.7 行星波强迫/t135
4.8 赤道波动/t136
4.8.1 开尔文波/t137
4.8.2 混合罗斯贝重力波/t140
4.9 大气波动的垂直传播/t143
4.9.1 开尔文波的垂直传播/t144
4.9.2 罗斯贝重力波的垂直传播/t144
4.10 波动垂直传播的能量学/t145
4.10.1 EP方法/t145
4.10.2 查卓理论/t148
4.10.3 林森理论/t150
4.11 准两年振荡的机制/t150
4.11.1 与太阳活动的联系/t151
4.11.2 行星波强迫/t151
4.11.3 行星波理论的局限性/t152
4.12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t152
4.12.1 增温事件的演变/t153
4.12.2 平流层增温理论/t153
问题/t154
文献/t154
第5章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化学过程/t157
5.1 引言/t157
5.2 吸收截面/t158
5.3 化学反应动力学/t158
5.3.1 一级反应/t158
5.3.2 二级反应/t159
5.3.3 三体反应/t159
5.4 热解离反应/t160
5.5 连续方程/t160
5.6 臭氧光化学/t161
5.7 CHAPMAN循环的局限性/t162
5.8 反应物和反应速率系数/t163
5.9 臭氧光解/t164
5.9.1 随高度的变化/t164
5.9.2 随纬度的变化/t164
5.9.3 季节变化/t165
5.9.4 日变化/t165
5.10 非均相反应/t165
5.10.1 过氧化氯的臭氧损耗/t167
5.10.2 氯和氮的活化和失活/t168
5.11 催化损耗/t169
5.11.1 氢的催化损耗/t169
5.11.2 甲烷的光解反应/t170
5.11.3 氢自由基的催化循环/t171
5.11.4 氮自由基的催化循环/t172
5.11.5 氮自由基催化反应随温度的变化/t173
5.11.6 氯的源/t175
5.11.7 氯自由基的催化反应/t175
5.11.8 南极臭氧洞和氯自由基的催化反应/t177
5.11.9 溴的源/t177
5.11.10 溴自由基的催化反应/t178
5.12 平流层颗粒物/t179
5.12.1 硫酸盐气溶胶/t179
5.12.2 极地平流层云的化学成分/t179
5.13 对流层化学/t180
5.13.1 对流层化学成分的源/t180
5.13.2 对流层臭氧/t181
5.13.3 对流层甲烷/t181
5.14 大气化学和气候/t182
5.15 大气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t186
问题/t187
文献/t188
第6章 平流层臭氧损耗和南极臭氧洞/t191
6.1 引言/t191
6.2 影响平流层臭氧变率的因素/t192
6.2.1 化学过程/t192
6.2.2 动力过程/t194
6.2.3 平流层温度/t195
6.2.4 大气输运/t196
6.2.5 太阳周期/t196
6.2.6 火山爆发/t197
6.2.7 气溶胶/t198
6.2.8 燃烧对流/t198
6.2.9 极涡/t198
6.3 臭氧损耗基础/t199
6.3.1 极地气象学的特殊性/t199
6.3.2 化学过程导致的极地臭氧损耗/t199
6.3.3 氯自由基的产生/t200
6.4 人类活动对臭氧损耗的作用/t200
6.4.1 氯化物/t202
6.4.2 平流层中的氯氟烃/t202
6.5 南极臭氧洞/t203
6.5.1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t204
6.5.2 臭氧洞理论/t206
6.5.3 动力理论/t207
6.5.4 氮氧化物理论/t207
6.5.5 非均相化学理论/t207
6.6 南极涡旋/t208
6.6.1 极地涡旋的环流场/t208
6.6.2 极夜急流和极地涡旋/t209
6.6.3 温度/t210
6.6.4 南极冬季的低温/t211
6.6.5 位势涡度/t212
6.6.6 加热/t213
6.6.7 输运/t213
6.6.8 垂直运动和臭氧输运/t214
6.6.9 极地涡旋中的化学反应/t214
6.7 南极臭氧洞的结构与变化/t215
6.7.1 水平结构/t215
6.7.2 垂直结构/t216
6.7.3 臭氧探空的垂直廓线/t217
6.8 臭氧220 DU线/t217
6.9 臭氧损耗强度/t218
6.9.1 臭氧洞面积/t219
6.9.2 臭氧总量最小值/t219
6.9.3 臭氧质量赤字/t219
6.10 南极臭氧的年循环/t219
6.11 2002年南极臭氧洞异常/t220
6.11.1 南半球的强爆发性增温事件/t221
6.12 北极臭氧洞/t222
6.13 蒙特利尔议定书/t223
6.13.1 修正与调整/t223
6.13.2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影响/t223
6.14 目前的臭氧损耗/t224
6.15 未来的臭氧层/t226
6.15.1 全球臭氧恢复的三个阶段/t226
6.15.2 自然因素/t226
问题/t227
文献/t228
第7章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传输过程/t231
7.1 引言/t231
7.2 BD环流/t231
7.2.1 热带平流层臭氧低值/t233
7.2.2 热带的环流/t233
7.2.3 臭氧输送/t234
7.2.4 热带外的环流/t234
7.2.5 氯氟烃的输送/t235
7.2.6 BD环流的形成/t235
7.2.7 BD环流和辐射平衡/t237
7.2.8 BD环流的半球差异/t237
7.3 大气波动和痕量气体的输送/t237
7.3.1 波动的传播/t238
7.3.2 波动的发展和耗散/t239
7.3.3 波动导致的输送/t239
7.3.4 波动导致的混合/t240
7.3.5 波动对平均环流的影响/t240
7.4 其他因素/t240
7.5 准两年振荡和BD环流/t240
7.5.1 准两年振荡环流/t241
7.5.2 准两年振荡对臭氧输送的影响/t242
7.6 对流层经圈环流/t243
7.7 平流层和中间层平均经圈环流/t243
7.8 平流层空气的年龄/t244
问题/t245
文献/t246
第8章 平对流层的交换过程/t248
8.1 引言/t248
8.2 穿越对流层顶的输送/t250
8.3 BD环流和平对流层交换/t252
8.3.1 热带上升流/t252
8.3.2 热带对流层顶层的变化/t253
8.3.3 穿越热带对流层顶层的交换/t254
8.3.4 热带外对流层顶层的变化/t255
8.4 中纬度对流层顶附近的交换过程/t255
8.4.1 阻塞高压/t255
8.4.2 切断低压/t255
8.4.3 对流层顶折叠/t256
8.5 热带对流层顶附近的交换过程/t257
8.5.1 冻干过程/t258
8.5.2 大气录音机/t258
8.5.3 平流层喷泉/t260
8.5.4 非绝热环流/t261
8.5.5 热带对流层顶的热平衡/t261
8.6 平流层下水道/t261
8.7 交换的全球尺度动力特征:热带外抽吸/t262
8.8 波驱动环流的数学表达/t263
问题/t265
文献/t265
第9章 平流层对对流层天气气候的影响/t268
9.1 引言/t268
9.2 平对流层相互作用的辐射强迫/t269
9.3 波导致的相互作用/t270
9.3.1 行星波/t271
9.3.2 重力波/t271
9.4 准两年振荡在耦合过程中的作用/t272
9.4.1 准两年振荡对平流层和中间层的作用/t273
9.4.2 准两年振荡对对流层的作用/t274
9.4.3 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和对流层两年振荡/t274
9.5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与平对流层相互作用的联系/t275
9.5.1 平流层增温和下行控制理论/t275
9.6 平流层极涡和对流层天气/t276
9.7 平对流层耦合和向下传播/t276
9.7.1 北极涛动对气候的影响/t276
9.7.2 环状模/t280
9.8 人类活动的作用/t281
9.9 臭氧变化对地表气候的影响/t282
9.10 平流层对自身变率的调制作用/t285
9.11 季风对平对流层相互作用的影响/t286
9.11.1 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和季风/t287
9.12 热带对流和水汽强迫/t289
9.13 对流层大气成分/t290
9.14 热带的扩张/t290
9.15 太阳活动对平对流层耦合的强迫/t292
9.16 平流层火山气溶胶/t294
9.17 未来情景/t295
问题/t296
文献/t297
附录/t303


下载排行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360book | 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