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 [张人禾 著] 2013年版 > 下载地址1
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 [张人禾 著] 2013年版
- 名 称: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 [张人禾 著] 2013年版 - 下载地址1
- 类 别:气象与灾害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
作者:张人禾 著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即“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20052009年)课题组在暴雨的遥感监测技术、南方暴雨的结构与机理研究、暴雨预报理论和方法以及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遥感监测和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应用软件系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702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文章212篇)。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专家又进一步总结、完成了研究成果系列专著。这套系列专著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在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与提高气象观测预报业务能力相结合,注重研究成果的业务应用,体现了国家“973”项目面向国家需求的正确方向,也体现了项目组研究人员对基础研究成果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重视。张人禾、刘屹岷编的《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便是其中一本。《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第二课题“长期大气动力过程对我国南方汛期强降水带以及暴雨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的研究人员5年来的研究成果。其内容包括与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密切相关的大气内部异常变动激发的长期大气动力过程、外部强迫激发的长期大气动力过程和不同时间尺度的长期大气动力过程的相对重要性等主题,涉及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热带和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异常、夏季波列及遥相关、亚洲太平洋涛动、青藏高原低涡、高原积雪和高原前期地面热源、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北极和欧亚大陆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等过程对中国东部强降水的影响。张人禾、刘屹岷主编的《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可供大气科学工作者和气象台站业务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现状
1.2 研究内容
1.3 本书章节安排、作者
第2章 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振荡与中国东部强降水
2.1 2003年江淮流域强降水形成的环流背景与低频振荡
2.2 东亚季风涌对中国东部大尺度降水过程的影响
2.3 东亚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经向与纬向传播特征分析
2.4 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研究
2.5 前期低频振荡与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关系
第3章 大气热源异常对东亚季风环流及降水的影响
3.1 热带大气热源异常与准双周振荡及其在亚洲季风建立中的作用
3.2 强热带系统引发的PV异常及其对淮河暴雨的影响
3.3 华南强降水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动及其与加热场的关系
3.4 季风区大气热源季节内振荡对江淮梅雨的影响
3.5 青藏高原热源季节内振荡及其与东亚环流的关系
第4章 夏季波列及遥相关对江淮暴雨的影响
4.1 1998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动的传播
4.2 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活动与2003年江淮流域梅雨的关系
4.3 亚洲一太平洋涛动的结构和成因
4.4 夏季亚洲一太平洋涛动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4.5 东亚夏季风变率的优势模态
第5章 青藏高原低涡对中国南方强降水的影响
5.1 地面热力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的作用
5.2 边界层动力“抽吸泵”对青藏高原低涡的影响
5.3 高原低涡东移与强降水
5.4 青藏高原低涡群发性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联系
5.5 夏季高原低涡活动的变化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第6章 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年际变化
6.1 东亚副热带西南季风和降水的气候特征
6.2 青藏高原前期冬春季地面热源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6.3 高原积雪和春季土壤湿度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6.4 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与华南降水异常的联系
6.5 热带大西洋海温对ENSO东亚季风关系的作用
6.6 北极和欧亚大陆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7章 总结和讨论
7.1 总结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张人禾 著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即“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20052009年)课题组在暴雨的遥感监测技术、南方暴雨的结构与机理研究、暴雨预报理论和方法以及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遥感监测和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应用软件系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702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文章212篇)。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专家又进一步总结、完成了研究成果系列专著。这套系列专著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在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与提高气象观测预报业务能力相结合,注重研究成果的业务应用,体现了国家“973”项目面向国家需求的正确方向,也体现了项目组研究人员对基础研究成果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重视。张人禾、刘屹岷编的《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便是其中一本。《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第二课题“长期大气动力过程对我国南方汛期强降水带以及暴雨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的研究人员5年来的研究成果。其内容包括与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密切相关的大气内部异常变动激发的长期大气动力过程、外部强迫激发的长期大气动力过程和不同时间尺度的长期大气动力过程的相对重要性等主题,涉及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热带和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异常、夏季波列及遥相关、亚洲太平洋涛动、青藏高原低涡、高原积雪和高原前期地面热源、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北极和欧亚大陆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等过程对中国东部强降水的影响。张人禾、刘屹岷主编的《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大尺度过程》可供大气科学工作者和气象台站业务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现状
1.2 研究内容
1.3 本书章节安排、作者
第2章 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振荡与中国东部强降水
2.1 2003年江淮流域强降水形成的环流背景与低频振荡
2.2 东亚季风涌对中国东部大尺度降水过程的影响
2.3 东亚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经向与纬向传播特征分析
2.4 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研究
2.5 前期低频振荡与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关系
第3章 大气热源异常对东亚季风环流及降水的影响
3.1 热带大气热源异常与准双周振荡及其在亚洲季风建立中的作用
3.2 强热带系统引发的PV异常及其对淮河暴雨的影响
3.3 华南强降水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动及其与加热场的关系
3.4 季风区大气热源季节内振荡对江淮梅雨的影响
3.5 青藏高原热源季节内振荡及其与东亚环流的关系
第4章 夏季波列及遥相关对江淮暴雨的影响
4.1 1998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动的传播
4.2 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活动与2003年江淮流域梅雨的关系
4.3 亚洲一太平洋涛动的结构和成因
4.4 夏季亚洲一太平洋涛动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4.5 东亚夏季风变率的优势模态
第5章 青藏高原低涡对中国南方强降水的影响
5.1 地面热力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的作用
5.2 边界层动力“抽吸泵”对青藏高原低涡的影响
5.3 高原低涡东移与强降水
5.4 青藏高原低涡群发性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联系
5.5 夏季高原低涡活动的变化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第6章 南方夏季强降水的年际变化
6.1 东亚副热带西南季风和降水的气候特征
6.2 青藏高原前期冬春季地面热源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6.3 高原积雪和春季土壤湿度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6.4 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与华南降水异常的联系
6.5 热带大西洋海温对ENSO东亚季风关系的作用
6.6 北极和欧亚大陆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7章 总结和讨论
7.1 总结
7.2 讨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