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 上海中医药大学卷 何星海 主编 2017年版 > 下载地址1
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 上海中医药大学卷 何星海 主编 2017年版
- 名 称: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 上海中医药大学卷 何星海 主编 2017年版 - 下载地址1
- 类 别:气象与灾害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 上海中医药大学卷
作者:何星海 主编
出版时间:2017年版
内容简介
《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上海中医药大学卷)》在参加编写的十几位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16年建党纪念日之前完稿了。回顾40年前的事并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那些事发生在我们国家特殊的年代!
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统筹下,我们的工作分口述采访、史料汇编、队员名录、照片征集四个方面,涉及大学本部和7家附属医院。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召开了由各附属医院有关领导参加的会议,布置了任务。各医院党委制定了工作计划,将任务落实到科室,多次召开座谈会:或多人一起采访,或单独采访,不但完成了高质量的采访稿,还征集到不少珍贵的照片、实物。不少医疗队员还自发创建微信群,相互提供资料,并制作成微视频。
对于能否查询到当年的有关史料,我们心中无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学校的档案系统中输入“唐山地震”等关键词,我们竟然查询到了一本一百多页、尘封了40年的“上海中医学院唐山地震医疗队名单、总结、简报”资料,档案内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中医大系统对唐山地震的救援情况。各附属医院档案史料少,甚至都没有,多少有些令人遗憾。值得一提的是,岳阳医院找到了当年医院珍藏的五十多页的“关于医疗队赴唐山地区抗震救灾工作汇报”。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时,岳阳医院才建院半年,医疗队伍并不齐备,然而,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医院还是派出了医疗骨干前往灾区,并保存了相关档案,这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一页页手写的档案,经过岁月的抚摸,不少都泛黄了,笔墨也在逐渐消褪,通过仔细辨认,我们筛选出清晰度较高的档案呈现给读者。
学校档案室珍藏了五十多幅珍贵的援建唐山老照片,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因素,这些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医疗队员离沪和返沪时所拍,而真正反映救灾现场的照片,则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幸好有部分队员提供了一些地震现场的照片,弥补了一些缺憾。我们还找到了当年的抗震救灾纪念章、水杯等实物,为我们下一步举办展览提供了素材。
整理医疗队员名单是一项枯燥又很重要的工作。本着尽可能不遗漏一名队员、不搞错一个名字的原则,编委会每位成员查询资料、走访职工、辨识手写字体,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比如学校档案室的赵晓军老师,他在校工作四十多年,利用专业及“人头熟”两方面的优势,辨析出很多音同字不同的人名。根据原始资料记载,当时学校系统派出了一百多人的支援力量;编委会成员经过多方努力和细致统计后,确定学校系统先后派出了三百多人次救援唐山。
《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上海中医药大学卷)》收集到的史料一定是非常不全面的,但是记录了他们曾经的峥嵘岁月,见证了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许《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上海中医药大学卷)》的出版,会再次勾起医疗队员的回忆,那么,我们期待下次再版时能整理出更多更精彩的回忆录,收集到更多有意义的史料、照片等。
目录
前言
序
刻不容缓的使命
——金为群、杜振邦口述
敢为人先的救灾楷模
——严明新口述
剪掉辫子上唐山
——戚兆建、徐月英口述
迅速成长为多面手
——张亚娣口述
“该做的、能做的,就去做”
——朱培庭口述
我们的记忆和感念
——张可范、吴顺德、伍平等口述
大爱创造了奇迹
——白景儒、白海明、郭来口述
唐山救援:患难与共
——冯脲口述
救援现场的点滴回忆
——周蓉、陈汉平口述
难忘的人生路程
——宗志国、刘岚庆、柴忠胜等口述
难忘唐山
——吴妙麟、郁月明、邵玉龙等口述
永久的记忆
——童瑶自述
难忘的唐山春节
——王大增口述
唐山,不能忘却的纪念
——郭天玲口述
无悔的救援
——朱莉敏、沈丽青、黄耀家口述
难忘的唐山记忆
——吴金良口述
永恒的记忆
——朱廷芳口述
念唐山
——郭忻自述
忆唐山
——林水淼口述
巧用针灸治杂症
——周端口述
永远不放弃希望
——邱佳信口述
作者:何星海 主编
出版时间:2017年版
内容简介
《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上海中医药大学卷)》在参加编写的十几位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16年建党纪念日之前完稿了。回顾40年前的事并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那些事发生在我们国家特殊的年代!
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统筹下,我们的工作分口述采访、史料汇编、队员名录、照片征集四个方面,涉及大学本部和7家附属医院。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召开了由各附属医院有关领导参加的会议,布置了任务。各医院党委制定了工作计划,将任务落实到科室,多次召开座谈会:或多人一起采访,或单独采访,不但完成了高质量的采访稿,还征集到不少珍贵的照片、实物。不少医疗队员还自发创建微信群,相互提供资料,并制作成微视频。
对于能否查询到当年的有关史料,我们心中无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学校的档案系统中输入“唐山地震”等关键词,我们竟然查询到了一本一百多页、尘封了40年的“上海中医学院唐山地震医疗队名单、总结、简报”资料,档案内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中医大系统对唐山地震的救援情况。各附属医院档案史料少,甚至都没有,多少有些令人遗憾。值得一提的是,岳阳医院找到了当年医院珍藏的五十多页的“关于医疗队赴唐山地区抗震救灾工作汇报”。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时,岳阳医院才建院半年,医疗队伍并不齐备,然而,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医院还是派出了医疗骨干前往灾区,并保存了相关档案,这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一页页手写的档案,经过岁月的抚摸,不少都泛黄了,笔墨也在逐渐消褪,通过仔细辨认,我们筛选出清晰度较高的档案呈现给读者。
学校档案室珍藏了五十多幅珍贵的援建唐山老照片,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因素,这些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医疗队员离沪和返沪时所拍,而真正反映救灾现场的照片,则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幸好有部分队员提供了一些地震现场的照片,弥补了一些缺憾。我们还找到了当年的抗震救灾纪念章、水杯等实物,为我们下一步举办展览提供了素材。
整理医疗队员名单是一项枯燥又很重要的工作。本着尽可能不遗漏一名队员、不搞错一个名字的原则,编委会每位成员查询资料、走访职工、辨识手写字体,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比如学校档案室的赵晓军老师,他在校工作四十多年,利用专业及“人头熟”两方面的优势,辨析出很多音同字不同的人名。根据原始资料记载,当时学校系统派出了一百多人的支援力量;编委会成员经过多方努力和细致统计后,确定学校系统先后派出了三百多人次救援唐山。
《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上海中医药大学卷)》收集到的史料一定是非常不全面的,但是记录了他们曾经的峥嵘岁月,见证了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许《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上海中医药大学卷)》的出版,会再次勾起医疗队员的回忆,那么,我们期待下次再版时能整理出更多更精彩的回忆录,收集到更多有意义的史料、照片等。
目录
前言
序
刻不容缓的使命
——金为群、杜振邦口述
敢为人先的救灾楷模
——严明新口述
剪掉辫子上唐山
——戚兆建、徐月英口述
迅速成长为多面手
——张亚娣口述
“该做的、能做的,就去做”
——朱培庭口述
我们的记忆和感念
——张可范、吴顺德、伍平等口述
大爱创造了奇迹
——白景儒、白海明、郭来口述
唐山救援:患难与共
——冯脲口述
救援现场的点滴回忆
——周蓉、陈汉平口述
难忘的人生路程
——宗志国、刘岚庆、柴忠胜等口述
难忘唐山
——吴妙麟、郁月明、邵玉龙等口述
永久的记忆
——童瑶自述
难忘的唐山春节
——王大增口述
唐山,不能忘却的纪念
——郭天玲口述
无悔的救援
——朱莉敏、沈丽青、黄耀家口述
难忘的唐山记忆
——吴金良口述
永恒的记忆
——朱廷芳口述
念唐山
——郭忻自述
忆唐山
——林水淼口述
巧用针灸治杂症
——周端口述
永远不放弃希望
——邱佳信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