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重大地震灾害救援程序与程序化 陈艳华等著 2018年版 > 下载地址2
重大地震灾害救援程序与程序化 陈艳华等著 2018年版
- 名 称:重大地震灾害救援程序与程序化 陈艳华等著 2018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气象与灾害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重大地震灾害救援程序与程序化
作者:陈艳华等著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重大地震灾害救援程序与救援程序化为主线,探讨了知识基础,“三救”及其基本特性,震前预防、紧急救援、恢复、重建、社会经济发展,救援程序的理性认识以及救援程序与程序化的相关问题,为实施救援程序化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本书可供城市防灾减灾救灾的管理人员、规划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高等学校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师生以及城市防灾学、灾害社会学、灾害情报学、灾害文化学、急救灾害医学等学科的相关人员参考。对各级减灾机构、抗灾救灾指挥机构的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地震灾害
1.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
1.3 地震复合灾害
1.4 避难场所系统
1.5 防灾公园
1.6 紧急救援资源配置
1.7 灾害弱者及其救助
1.8 地震垃圾灾害
1.9 地震灾害急救医学
1.10 地震灾害死者死亡原因分析
1.11 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1.12 地震灾害环境下的城市生命线系统恢复
1.13 地震灾害情报
1.14 救援程序与程序化
1.15 地震灾害艺术
1.16 “零灾期望”
第2章 救援程序一“三救”及其基本特性分析
2.1 自救
2.2 他救
2.3 公救
2.4 “三救”的基本特性
2.5 基本特性的实用性
第3章 救援过程的总体程序
3.1 震前预防
3.2 紧急救援
3.3 恢复程序
3.3.1 抢救重伤员
3.3.2 防疫灭病
3.3.3 建设简易城市
3.3.4 恢复城市生命线系统
3.4 重建程序
3.4.1 制定唐山市重建规划
3.4.2 重建新唐山
第4章 救援程序的理性认识
4.1 紧急救援要素系统论
4.2 复合灾害理论
4.2.1 地震复合灾害与示例
4.2.2 复合灾害的灾害叠加与叠加效应
4.2.3 主要紧急救援对策
4.3 地震灾害急救医学
4.3.1 学科
4.3.2 特点
4.3.3 功能
4.4 综合防范能力基本要素(防、避、救)理论
4.4.1 重大地震灾害的基本特性
4.4.2 基本要素与要点
4.4.3 要点示例
4.5 地震垃圾灾害论
4.5.1 地震垃圾的基本特性
4.5.2 地震垃圾的类型
4.5.3 震前预防
4.6 抗震救援指挥与组织机构模型
4.7 救援物资资源需求与满足需求模型
4.8 地震烈度分布同心圆模型
4.8.1 依据
4.8.2 基本规律
4.8.3 示例
4.8.4 模型的功能
4.9 理性认识对救援程序与救援程序化的实用价值
第5章 救援程序与程序化决策的相关问题
5.1 避难场所
5.1.1 功能
5.1.2 储备救援资源的重要场所
5.1.3 综合防灾功能
5.1.4 类型演变
5.1.5 山地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安全设计
5.1.6 城镇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
5.1.7 城市防灾公园
5.2 灾害弱者
5.2.1 灾害弱者概况
5.2.2 灾害弱者的抗灾弱势及其产生原因
5.2.3 灾害弱者的主要特征与灾时需求
5.2.4 灾害弱者的灾害应激反应
5.2.5 灾害弱者的应急救援规划
5.2.6 老龄化社会重大地震灾害老年人的应急救援
5.2.7 老年人地震灾害关连死及其对策
5.3 室内家具地震次生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5.3.1 家具类的主要震害形态
5.3.2 家具类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5.3.3 影响家具类地震次生灾害的主要因素
5.3.4 预防措施
5.4 地震灾害情报的实用性及其提高途径
5.4.1 地震灾害情报的类型与实用性
5.4.2 提高实用性的主要途径
5.5 地震灾害死者死因分析与思考一以日本地震灾害为例
5.5.1 死者死因分析
5.5.2 减少直接死
5.6 救援物流瓶颈与对策
5.6.1 教训与警世
5.6.2 应急救灾物资的供需关系分析
5.6.3 地震灾害是产生应急救灾物流瓶颈的主要原因
5.6.4 主要对策
5.6.5 救援资源的供需关系
5.7 地震灾害艺术
5.7.1 地震灾害文化
5.7.2 地震灾害艺术
5.7.3 地震灾害文化与地震灾害艺术的关联性
5.8 零灾期望
5.8.1 “零灾期望”的可能性
5.8.2 我国抗御地震灾害的“零灾期望”任重道远
5.8.3 “零灾期望”模型图
第6章 救援程序、救援程序化及其施策要点
6.1 救援对象、救援资源、救援程度与救援时限
6.2 以建筑群为特征的灾区面貌变化
6.3 救援程序的施策要点
6.3.1 震前预防程序
6.3.2 紧急救援程序
6.3.3 恢复程序
6.3.4 重建程序
6.4 救援程序化
6.4.1 程序化的基本特征
6.4.2 救援程序实证分析
6.4.3 救援程序化
6.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陈艳华等著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重大地震灾害救援程序与救援程序化为主线,探讨了知识基础,“三救”及其基本特性,震前预防、紧急救援、恢复、重建、社会经济发展,救援程序的理性认识以及救援程序与程序化的相关问题,为实施救援程序化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本书可供城市防灾减灾救灾的管理人员、规划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高等学校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师生以及城市防灾学、灾害社会学、灾害情报学、灾害文化学、急救灾害医学等学科的相关人员参考。对各级减灾机构、抗灾救灾指挥机构的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地震灾害
1.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
1.3 地震复合灾害
1.4 避难场所系统
1.5 防灾公园
1.6 紧急救援资源配置
1.7 灾害弱者及其救助
1.8 地震垃圾灾害
1.9 地震灾害急救医学
1.10 地震灾害死者死亡原因分析
1.11 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1.12 地震灾害环境下的城市生命线系统恢复
1.13 地震灾害情报
1.14 救援程序与程序化
1.15 地震灾害艺术
1.16 “零灾期望”
第2章 救援程序一“三救”及其基本特性分析
2.1 自救
2.2 他救
2.3 公救
2.4 “三救”的基本特性
2.5 基本特性的实用性
第3章 救援过程的总体程序
3.1 震前预防
3.2 紧急救援
3.3 恢复程序
3.3.1 抢救重伤员
3.3.2 防疫灭病
3.3.3 建设简易城市
3.3.4 恢复城市生命线系统
3.4 重建程序
3.4.1 制定唐山市重建规划
3.4.2 重建新唐山
第4章 救援程序的理性认识
4.1 紧急救援要素系统论
4.2 复合灾害理论
4.2.1 地震复合灾害与示例
4.2.2 复合灾害的灾害叠加与叠加效应
4.2.3 主要紧急救援对策
4.3 地震灾害急救医学
4.3.1 学科
4.3.2 特点
4.3.3 功能
4.4 综合防范能力基本要素(防、避、救)理论
4.4.1 重大地震灾害的基本特性
4.4.2 基本要素与要点
4.4.3 要点示例
4.5 地震垃圾灾害论
4.5.1 地震垃圾的基本特性
4.5.2 地震垃圾的类型
4.5.3 震前预防
4.6 抗震救援指挥与组织机构模型
4.7 救援物资资源需求与满足需求模型
4.8 地震烈度分布同心圆模型
4.8.1 依据
4.8.2 基本规律
4.8.3 示例
4.8.4 模型的功能
4.9 理性认识对救援程序与救援程序化的实用价值
第5章 救援程序与程序化决策的相关问题
5.1 避难场所
5.1.1 功能
5.1.2 储备救援资源的重要场所
5.1.3 综合防灾功能
5.1.4 类型演变
5.1.5 山地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安全设计
5.1.6 城镇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
5.1.7 城市防灾公园
5.2 灾害弱者
5.2.1 灾害弱者概况
5.2.2 灾害弱者的抗灾弱势及其产生原因
5.2.3 灾害弱者的主要特征与灾时需求
5.2.4 灾害弱者的灾害应激反应
5.2.5 灾害弱者的应急救援规划
5.2.6 老龄化社会重大地震灾害老年人的应急救援
5.2.7 老年人地震灾害关连死及其对策
5.3 室内家具地震次生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5.3.1 家具类的主要震害形态
5.3.2 家具类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5.3.3 影响家具类地震次生灾害的主要因素
5.3.4 预防措施
5.4 地震灾害情报的实用性及其提高途径
5.4.1 地震灾害情报的类型与实用性
5.4.2 提高实用性的主要途径
5.5 地震灾害死者死因分析与思考一以日本地震灾害为例
5.5.1 死者死因分析
5.5.2 减少直接死
5.6 救援物流瓶颈与对策
5.6.1 教训与警世
5.6.2 应急救灾物资的供需关系分析
5.6.3 地震灾害是产生应急救灾物流瓶颈的主要原因
5.6.4 主要对策
5.6.5 救援资源的供需关系
5.7 地震灾害艺术
5.7.1 地震灾害文化
5.7.2 地震灾害艺术
5.7.3 地震灾害文化与地震灾害艺术的关联性
5.8 零灾期望
5.8.1 “零灾期望”的可能性
5.8.2 我国抗御地震灾害的“零灾期望”任重道远
5.8.3 “零灾期望”模型图
第6章 救援程序、救援程序化及其施策要点
6.1 救援对象、救援资源、救援程度与救援时限
6.2 以建筑群为特征的灾区面貌变化
6.3 救援程序的施策要点
6.3.1 震前预防程序
6.3.2 紧急救援程序
6.3.3 恢复程序
6.3.4 重建程序
6.4 救援程序化
6.4.1 程序化的基本特征
6.4.2 救援程序实证分析
6.4.3 救援程序化
6.5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