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 > 下载地址1
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
- 名 称: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 - 下载地址1
- 类 别:航空航天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李东旭编著的《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精)》主要针对航天飞行中的分离与碰撞问题开展研究,包括动力学建模、分离特性分析、碰撞的发生与规避等。研究涉及航天飞行中的正常分离和故障状态下的应急分离,以及分离中的碰撞问题。研究对象包括:火箭、助推器、逃逸飞行器、卫星、飞船等。本书系统地研究了飞行器分离与碰撞的主要动力学问题,包括助推器与运载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多级火箭的级间分离、星箭分离等典型分离,逃逸飞行器与运载火箭的外分离、返回舱与逃逸飞行器的内分离、稳定栅格翼的半分离等飞行器故障状态下的逃逸分离,以及轨道航天器交会对接中的分离问题。建立了飞行器分离动力学模型、相对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离过程中的碰撞问题及碰撞规避的条件。本书关于逃逸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的模型和数值仿真结果已经得到了飞行试验的验证,对于载人航天、确保航天员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在轨服务,以及空间站在轨组装与运行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他类型的飞行器的分离、碰撞等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精)》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的专著,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及航天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航天飞行器简介 1.1.1 运载火箭简介 1.1.2 航天器简介 1.1.3 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研究对象 1.2 载人航天器 1.2.1.苏联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1.2.2 美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1.2.3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1.3 航天飞行器的分离与碰撞问题 1.3.1 概述 1.3.2 弹道飞行器分离 1.3.3 轨道飞行器分离 1.3.4 碰撞 1.4 发射过程中飞行器的正常分离 1.4.1 火箭助推器分离 1.4.2 火箭级间分离 1.4.3 整流罩分离 1.4.4 星箭分离 1.5 载人飞船及应急救生 1.5.1 载人飞船 1.5.2 应急救生 1.5.3 上升段救生 1.6 逃逸飞行器的应急分离 1.6.1 逃逸飞行器及逃逸飞行程序 1.6.2 逃逸飞行中的分离 1.7 轨道航天器的对接与分离 1.7.1 轨道航天器的对接 1.7.2 轨道航天器对接碰撞 1.7.3 轨道航天器的分离 1.7.4 对接及分离的安全性 1.8 本书概要 1.8.1 研究对象 1.8.2 主要研究内容 1.8.3 研究目的 第2章 火箭飞行中正常分离动力学模型 2.1 引言 2.2 基本坐标系及坐标系间转换关系 2.2.1 基本坐标系 2.2.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举例 2.3 助推器分离的动力学模型 2.4 火箭级间分离的动力学模型 2.5 整流罩分离的动力学模型 2.6 航天器分离的动力学模型 2.7 分离过程中的运动学分析 2.7.1 物理量的相互转换关系 2,7.2 航天器与末级火箭之间的相对运动分析 第3章 逃逸飞行器分离类型 3.1 引言 3.1.1 逃逸分离 3.1.2 基本假设 3.1.3 分离中应考虑的因素 3.2 有塔逃逸飞行器与运载火箭分离 3.2.1 有逃逸飞行器 3.2.2 逃逸状态与分离程序 3.2.3 控制发动机工作模式 3.2.4 分离结束标志 3.3 稳定栅格翼的半分离 3.4 无塔逃逸飞行器与故障火箭分离 3.4.1 无塔逃逸飞行器 3.4.2 高空逃逸发动机 3.4.3 逃逸时序 3.5 返回舱与有塔逃逸飞行器的分离 3.6 返回舱与无塔逃逸飞行器的分离 第4章 逃逸飞行器运动学模型 第5章 逃逸飞行器相对分离运动学模型 第6章 逃逸飞行器载荷分析 第7章 逃逸飞行器分离动力学模型 第8章 逃逸飞行器分离碰撞动力学模型 第9章 轨道航天器对接与分离动力学模型 第10章 分离过程仿真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李东旭编著的《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精)》主要针对航天飞行中的分离与碰撞问题开展研究,包括动力学建模、分离特性分析、碰撞的发生与规避等。研究涉及航天飞行中的正常分离和故障状态下的应急分离,以及分离中的碰撞问题。研究对象包括:火箭、助推器、逃逸飞行器、卫星、飞船等。本书系统地研究了飞行器分离与碰撞的主要动力学问题,包括助推器与运载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多级火箭的级间分离、星箭分离等典型分离,逃逸飞行器与运载火箭的外分离、返回舱与逃逸飞行器的内分离、稳定栅格翼的半分离等飞行器故障状态下的逃逸分离,以及轨道航天器交会对接中的分离问题。建立了飞行器分离动力学模型、相对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离过程中的碰撞问题及碰撞规避的条件。本书关于逃逸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的模型和数值仿真结果已经得到了飞行试验的验证,对于载人航天、确保航天员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在轨服务,以及空间站在轨组装与运行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他类型的飞行器的分离、碰撞等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精)》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的专著,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及航天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航天飞行器简介 1.1.1 运载火箭简介 1.1.2 航天器简介 1.1.3 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研究对象 1.2 载人航天器 1.2.1.苏联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1.2.2 美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1.2.3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1.3 航天飞行器的分离与碰撞问题 1.3.1 概述 1.3.2 弹道飞行器分离 1.3.3 轨道飞行器分离 1.3.4 碰撞 1.4 发射过程中飞行器的正常分离 1.4.1 火箭助推器分离 1.4.2 火箭级间分离 1.4.3 整流罩分离 1.4.4 星箭分离 1.5 载人飞船及应急救生 1.5.1 载人飞船 1.5.2 应急救生 1.5.3 上升段救生 1.6 逃逸飞行器的应急分离 1.6.1 逃逸飞行器及逃逸飞行程序 1.6.2 逃逸飞行中的分离 1.7 轨道航天器的对接与分离 1.7.1 轨道航天器的对接 1.7.2 轨道航天器对接碰撞 1.7.3 轨道航天器的分离 1.7.4 对接及分离的安全性 1.8 本书概要 1.8.1 研究对象 1.8.2 主要研究内容 1.8.3 研究目的 第2章 火箭飞行中正常分离动力学模型 2.1 引言 2.2 基本坐标系及坐标系间转换关系 2.2.1 基本坐标系 2.2.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举例 2.3 助推器分离的动力学模型 2.4 火箭级间分离的动力学模型 2.5 整流罩分离的动力学模型 2.6 航天器分离的动力学模型 2.7 分离过程中的运动学分析 2.7.1 物理量的相互转换关系 2,7.2 航天器与末级火箭之间的相对运动分析 第3章 逃逸飞行器分离类型 3.1 引言 3.1.1 逃逸分离 3.1.2 基本假设 3.1.3 分离中应考虑的因素 3.2 有塔逃逸飞行器与运载火箭分离 3.2.1 有逃逸飞行器 3.2.2 逃逸状态与分离程序 3.2.3 控制发动机工作模式 3.2.4 分离结束标志 3.3 稳定栅格翼的半分离 3.4 无塔逃逸飞行器与故障火箭分离 3.4.1 无塔逃逸飞行器 3.4.2 高空逃逸发动机 3.4.3 逃逸时序 3.5 返回舱与有塔逃逸飞行器的分离 3.6 返回舱与无塔逃逸飞行器的分离 第4章 逃逸飞行器运动学模型 第5章 逃逸飞行器相对分离运动学模型 第6章 逃逸飞行器载荷分析 第7章 逃逸飞行器分离动力学模型 第8章 逃逸飞行器分离碰撞动力学模型 第9章 轨道航天器对接与分离动力学模型 第10章 分离过程仿真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下一篇: 航天测试技术
上一篇: 高分辨率SAR卫星标准产品分级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