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李中梓 潘桂娟 主编 2017年版 > 下载地址1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李中梓 潘桂娟 主编 2017年版
- 名 称: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李中梓 潘桂娟 主编 2017年版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医药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李中梓
作者: 潘桂娟 主编
出版时间:2017年版
丛编项: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卒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江苏云间(又名华亭、松江府)南汇(今上海南汇)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学术成就卓著。著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删补颐生微论》等。李中梓重视脾肾,提出水火阴阳论,擅长“别症、知机、明治”,注重养生、三因制宜,重视医风医德。《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李中梓》主要包括李中梓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后世影响等。
目录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一)医学背景
(二)家族背景
二、生平纪略
三、从医经历
著作简介
一、《删补颐生微论》
二、《医宗必读》
三、《内经知要》
四、《(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
五、《伤寒括要》
六、《诊家正眼》
七、《本草通玄》
八、《病机沙篆》
九、《里中医案》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启示
(二)儒家、道家及佛家的影响
(三)取诸家学术之长而不偏执
二、学术特色
(一)重视先后二天
(二)阐发水火阴阳
(三)别症知机明治
(四)治病求本论“化源”
(五)阐发“乙癸同源”论
(六)学道参禅论“养生”
(七)重视医德医风
临证经验
一、临床辨治特点
(一)总结辨治大法
(二)反对拘泥成方
(三)提倡三因制宜
二、诊疗“不失人情”
(一)阐释“不失人情论”
(二)论妇人多情志所伤病
三、四诊合参重脉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四、病证诊治
(一)中风
(二)虚劳
(三)水肿胀满
(四)积聚
(五)疟疾
(六)痢疾
(七)泄泻
(八)疝气
(九)淋证
(十)癃闭
(十一)便秘
(十二)痰饮
(十三)痹
(十四)痿
(十五)邪祟
五、临床用药
(一)用药特点
(二)用药心得
六、自创方剂
(一)润肺饮
(二)利金汤
(三)阴阳攻积丸
(四)肺痈神汤
(五)新定清宁膏
(六)新定拯阳理痨汤
(七)新定拯阴理痨汤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派传承
三、后世发挥
参考文献
作者: 潘桂娟 主编
出版时间:2017年版
丛编项: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卒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江苏云间(又名华亭、松江府)南汇(今上海南汇)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学术成就卓著。著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删补颐生微论》等。李中梓重视脾肾,提出水火阴阳论,擅长“别症、知机、明治”,注重养生、三因制宜,重视医风医德。《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李中梓》主要包括李中梓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后世影响等。
目录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一)医学背景
(二)家族背景
二、生平纪略
三、从医经历
著作简介
一、《删补颐生微论》
二、《医宗必读》
三、《内经知要》
四、《(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
五、《伤寒括要》
六、《诊家正眼》
七、《本草通玄》
八、《病机沙篆》
九、《里中医案》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启示
(二)儒家、道家及佛家的影响
(三)取诸家学术之长而不偏执
二、学术特色
(一)重视先后二天
(二)阐发水火阴阳
(三)别症知机明治
(四)治病求本论“化源”
(五)阐发“乙癸同源”论
(六)学道参禅论“养生”
(七)重视医德医风
临证经验
一、临床辨治特点
(一)总结辨治大法
(二)反对拘泥成方
(三)提倡三因制宜
二、诊疗“不失人情”
(一)阐释“不失人情论”
(二)论妇人多情志所伤病
三、四诊合参重脉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四、病证诊治
(一)中风
(二)虚劳
(三)水肿胀满
(四)积聚
(五)疟疾
(六)痢疾
(七)泄泻
(八)疝气
(九)淋证
(十)癃闭
(十一)便秘
(十二)痰饮
(十三)痹
(十四)痿
(十五)邪祟
五、临床用药
(一)用药特点
(二)用药心得
六、自创方剂
(一)润肺饮
(二)利金汤
(三)阴阳攻积丸
(四)肺痈神汤
(五)新定清宁膏
(六)新定拯阳理痨汤
(七)新定拯阴理痨汤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派传承
三、后世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