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经》脾胃学术思想的临床探析 郝军 著 2012年版 > 下载地址2
《内经》脾胃学术思想的临床探析 郝军 著 2012年版
- 名 称:《内经》脾胃学术思想的临床探析 郝军 著 2012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医药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内经》脾胃学术思想的临床探析
作者:郝军 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脾胃学术思想的临床探析》重点对从脾胃治疗多种病证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选辑了大量的古今医案,充分论证了《内经》脾胃学术思想具有广泛指导治疗多种病证的临床价值。《脾胃学术思想的临床探析》认为生理上脾胃内与其他脏腑、外与四肢百骸具有密切的联系,病理上将多种病证的发病原因归结为脾胃,强调了对多种病证从脾胃进行辨证论治的重要性。金元时期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即是对《内经》脾胃学术思想的提炼和总结。
目录
上篇基础篇
第1章《内经》脾胃的解剖结构
1原文
2分析
第2章《内经》脾胃的生理功能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1脾主运化、升清
1.2脾主统血
1.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1.4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2.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2.2胃主通降
3人以“胃气”为本
第3章《内经》脾胃的病理变化
1气机升降失常
2虚实寒热失常
第4章《内经》脾胃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下篇病证篇
第1章脾胃系病证
l胃痛
1.1原文分析
1.2临床分析
1.2.1病因病机
1.2.1.1寒邪客胃
1.2.1.2饮食伤胃
1.2.1.3肝气犯胃
1.2.1.4脾胃虚弱
1.2.2分证论治
1.2.2.1寒邪客胃
1.2.2.2饮食停滞
1.2.2.3肝气犯胃
1.2.2.4肝胃郁热
1.2.2.5瘀血停滞
1.2.2.6脾胃湿热
1.2.2.7胃阴亏虚
1.2.2.8脾胃虚寒
1.2.3医案选辑
2痞满
2.1原文分析
2.2临床分析
2.3病因病机
2.3.1表邪外侵
2.3.2饮食所伤
2.3.3痰湿阻滞
2.3.4情志失调
2.3.5脾胃虚弱
2.4分证论治
2.4.1实痞
2.4.1.1邪热内陷
2.4.1.2饮食停滞
2.4.1.3痰湿内阻
2.4.1.4肝郁气滞
2.4.2虚痞
2.5医案选辑
3呕吐
3.1原文分析
3.2临床分析
3.2.1病因病机
3.2.1.1外邪犯胃
3,2.1.2饮食不节
3.2.1.3情志失调
3.2.1.4病后体虚
3.2.2分证论治
3.2.2.1实证
3.2.2.2虚证
3.3医案选辑
4噎膈
4.1原文分析
4.2临床分析
4.3病因病机
4.3.1七情失调
4.3.2饮食所伤
4.3.3年老肾虚
4.4分证论治
4.4.1痰气交阻
4.4.2津亏热结
4.4.3瘀血内结
4.4.4气虚阳微
4.5医案选辑
5呃逆
5.1原文分析
5.2临床分析
5.3病因病机
5.3.1饮食不当
5.3.2情志不遂
5.3.3正气亏虚
5.4分证论治
5.4.1实证
5.4.1.1胃中寒冷
5.4.1.2胃火上逆
5.4.1.3气机郁滞
5.4.2虚证
5.4.2.1脾胃阳虚
5.4.2.2胃阴不足
5.5医案选辑
6泄泻
6.1原文分析
6.2临床分析
6.3病因病机
6.3.1感受外邪
6.3.2饮食所伤
6.3.3情志失调
6.3.4脾胃虚弱
6.3.5命门火衰
6.4分证论治
6.4.1急性泄泻
6.4.1.1寒湿泄泻
6.4.1.2湿热泄泻
6.4.1.3伤食泄泻
6.4.2慢性泄泻
6.4.2.1脾虚泄泻
6.4.2.2肾虚泄泻
6.4.2.3肝郁泄泻
6.5医案选辑
7便秘
7.1原文分析
7.2临床分析
7.2.1病因病机
7.2.1.1肠胃积热
7.2.1.2气机郁滞
7.2.1.3阴寒积滞
7.2.1.4气虚阳衰
7.2.1.5阴亏血少
7.2.2分证论治
7.2.2.1实秘
7.2.2.2虚秘
7.3医案选辑
第2章其他病证
1咳嗽
1.1原文分析
1.2临床分析
1.3医案选辑
2心悸
2.1原文分析
2.2临床分析
2.2.1心脾两虚
2.2.2痰火扰心
2.3医案选辑
3失眠
3.1原文分析
3.2临床分析
3.2.1胃气失和
3.2.2心脾两虚
3.3医案选辑
4黄疸
4.1原文分析
4.2临床分析
4.2.1阳黄
4.2.1.1湿热兼表
4.2.1.2热重于湿
4.2.1.3湿重于热
4.2.2阴黄
4.2.2.1寒湿阻遏
4.2.2.2脾虚湿郁
4.2.2.3脾虚血亏
4.3医案选辑
5水肿
5.1原文分析
5.2临床分析
5.2.1阳水
5.2.2阴水
5.3医案选辑
6血证
6.1原文分析
6.2临床分析
6.2.1齿衄
6.2.2吐血
6.2.2.1胃热壅盛
6.2.2.2气虚血溢
6.2.3便血
6.2.3.1气虚不摄
6.2.3.2脾胃虚寒
6.2.4紫斑
6.3医案选辑
7消渴
7.1原文分析
7.2临床分析
7.3医案选辑
结语
作者:郝军 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脾胃学术思想的临床探析》重点对从脾胃治疗多种病证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选辑了大量的古今医案,充分论证了《内经》脾胃学术思想具有广泛指导治疗多种病证的临床价值。《脾胃学术思想的临床探析》认为生理上脾胃内与其他脏腑、外与四肢百骸具有密切的联系,病理上将多种病证的发病原因归结为脾胃,强调了对多种病证从脾胃进行辨证论治的重要性。金元时期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即是对《内经》脾胃学术思想的提炼和总结。
目录
上篇基础篇
第1章《内经》脾胃的解剖结构
1原文
2分析
第2章《内经》脾胃的生理功能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1脾主运化、升清
1.2脾主统血
1.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1.4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2.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2.2胃主通降
3人以“胃气”为本
第3章《内经》脾胃的病理变化
1气机升降失常
2虚实寒热失常
第4章《内经》脾胃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下篇病证篇
第1章脾胃系病证
l胃痛
1.1原文分析
1.2临床分析
1.2.1病因病机
1.2.1.1寒邪客胃
1.2.1.2饮食伤胃
1.2.1.3肝气犯胃
1.2.1.4脾胃虚弱
1.2.2分证论治
1.2.2.1寒邪客胃
1.2.2.2饮食停滞
1.2.2.3肝气犯胃
1.2.2.4肝胃郁热
1.2.2.5瘀血停滞
1.2.2.6脾胃湿热
1.2.2.7胃阴亏虚
1.2.2.8脾胃虚寒
1.2.3医案选辑
2痞满
2.1原文分析
2.2临床分析
2.3病因病机
2.3.1表邪外侵
2.3.2饮食所伤
2.3.3痰湿阻滞
2.3.4情志失调
2.3.5脾胃虚弱
2.4分证论治
2.4.1实痞
2.4.1.1邪热内陷
2.4.1.2饮食停滞
2.4.1.3痰湿内阻
2.4.1.4肝郁气滞
2.4.2虚痞
2.5医案选辑
3呕吐
3.1原文分析
3.2临床分析
3.2.1病因病机
3.2.1.1外邪犯胃
3,2.1.2饮食不节
3.2.1.3情志失调
3.2.1.4病后体虚
3.2.2分证论治
3.2.2.1实证
3.2.2.2虚证
3.3医案选辑
4噎膈
4.1原文分析
4.2临床分析
4.3病因病机
4.3.1七情失调
4.3.2饮食所伤
4.3.3年老肾虚
4.4分证论治
4.4.1痰气交阻
4.4.2津亏热结
4.4.3瘀血内结
4.4.4气虚阳微
4.5医案选辑
5呃逆
5.1原文分析
5.2临床分析
5.3病因病机
5.3.1饮食不当
5.3.2情志不遂
5.3.3正气亏虚
5.4分证论治
5.4.1实证
5.4.1.1胃中寒冷
5.4.1.2胃火上逆
5.4.1.3气机郁滞
5.4.2虚证
5.4.2.1脾胃阳虚
5.4.2.2胃阴不足
5.5医案选辑
6泄泻
6.1原文分析
6.2临床分析
6.3病因病机
6.3.1感受外邪
6.3.2饮食所伤
6.3.3情志失调
6.3.4脾胃虚弱
6.3.5命门火衰
6.4分证论治
6.4.1急性泄泻
6.4.1.1寒湿泄泻
6.4.1.2湿热泄泻
6.4.1.3伤食泄泻
6.4.2慢性泄泻
6.4.2.1脾虚泄泻
6.4.2.2肾虚泄泻
6.4.2.3肝郁泄泻
6.5医案选辑
7便秘
7.1原文分析
7.2临床分析
7.2.1病因病机
7.2.1.1肠胃积热
7.2.1.2气机郁滞
7.2.1.3阴寒积滞
7.2.1.4气虚阳衰
7.2.1.5阴亏血少
7.2.2分证论治
7.2.2.1实秘
7.2.2.2虚秘
7.3医案选辑
第2章其他病证
1咳嗽
1.1原文分析
1.2临床分析
1.3医案选辑
2心悸
2.1原文分析
2.2临床分析
2.2.1心脾两虚
2.2.2痰火扰心
2.3医案选辑
3失眠
3.1原文分析
3.2临床分析
3.2.1胃气失和
3.2.2心脾两虚
3.3医案选辑
4黄疸
4.1原文分析
4.2临床分析
4.2.1阳黄
4.2.1.1湿热兼表
4.2.1.2热重于湿
4.2.1.3湿重于热
4.2.2阴黄
4.2.2.1寒湿阻遏
4.2.2.2脾虚湿郁
4.2.2.3脾虚血亏
4.3医案选辑
5水肿
5.1原文分析
5.2临床分析
5.2.1阳水
5.2.2阴水
5.3医案选辑
6血证
6.1原文分析
6.2临床分析
6.2.1齿衄
6.2.2吐血
6.2.2.1胃热壅盛
6.2.2.2气虚血溢
6.2.3便血
6.2.3.1气虚不摄
6.2.3.2脾胃虚寒
6.2.4紫斑
6.3医案选辑
7消渴
7.1原文分析
7.2临床分析
7.3医案选辑
结语
相关推荐
- 常见百病特效方 李世康,刘东霞 2009年版
- 民国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中医讲义系列 针灸类 邓铁涛 2017年版
- 新编中医临床学科丛书 中医肿瘤病学 李斯文 主编 2017年版
- 邹燕勤中医肾病临床求真 周恩超,易岚 主编 2014年版
- 五行辨证 张德英临证思辨录 张德英 编著 2015年版
-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第六集 王永炎 著 2010年版
- 皮肤病临床诊疗与皮肤美容整形 下 闫铁夫 编著 2016年版
- 中医师承学堂 读方思考与用方体会 高建忠 著 2013年版
- 《回回药方》梳理 高如宏 主编 2014年版
-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 全文注音版 第一辑 第27册 素问 (唐)王冰 著 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