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DB36/T 1429-2021 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2
DB36/T 1429-2021 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规程
- 名 称:DB36/T 1429-2021 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2
- 类 别:食品地方标准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429—2021
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arly Indica rice and japonica-Indica hybrid late-season rice
2021 - 06 - 30 发布 2022 - 01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文喜贤、程飞虎、胡翊伟、乐丽红、陈忠平、刘凯丽、武志峰、陈恒、舒金贵、
姚易根、刘根如、刘云发、王雪桥、邱水胜、邓达孙、邱晓花、金伟、胡友发、王冠东、郑伟、周文新、
曹开蔚、黄梅梅、孙明珠、龙珑、朱宁、孙飞、刘松、罗细芽、李模其、苏一兵。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及其起草的总体原则和要求,并规定了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栽培
技术,包括适宜区域、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省内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十)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498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DB 36/T 973 双季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 36/T 1077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 36/T 1173 双季籼粳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籼粳杂交稻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粳型(含偏粳型)不育系与偏籼型恢复系或籼型不育系和偏粳型恢复系配组而成的杂交稻组合。
3.2
流水线播种 Assembly line seeding
利用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放秧盘、施基质、播种、覆土、洒水等一系列步骤的播
种方式。
4 适宜区域
宜在环鄱阳湖区和赣抚平原区。
5 早籼稻
DB36/T 1429—2021
2
5.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通过审定或引种许可的生育期在110d 以内、广适、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5.2 培育壮秧
5.2.1 秧床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作秧田,冬前进行翻耕,深度20cm,播种前7d 左右旋
耕整平,开沟做畦,畦宽1.5m,沟宽0.4m,播种前施足底肥,泥肥混匀耥平,平摆两行一组软盘, 填
满糊泥、抓清孔穴外的泥浆,沉实0.5d 后待播。机插育秧具体参照DB36/T 973。
5.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5d~7d,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d~2d,摊匀勤翻。晒种后用30℃温水选种,再浸种10h,捞
出透气2h,继续用温水浸种10h,再捞出透气2h,然后用药剂浸种消毒12h 左右(种液比为1:1),
预防恶苗病、白叶枯病等种传病害,具体参照药剂说明使用。浸种后按说明书要求清洗,置于透气性良
好的器具中催芽,至破胸露白待播。机插秧秧盘播种后,在温度30℃~35℃、湿度70%~75%的暗室内
码放48h 或采用黑膜覆盖保湿48h,待根、芽整齐长出后摆放至秧床,具体参考DB36/T 973。
5.2.3 播种
5.2.3.1 播种期
根据品种生育期和天气(晴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12℃)确定播种期,应在3 月中下旬播种。
5.2.3.2 播种量
每667m2大田用种量杂交稻2kg~2.5kg,常规稻4kg~4.5kg。湿润育秧按秧田:本田=1:10 备足秧
田;塑盘抛秧每667m2大田需353 孔型90 片左右或434 孔75 片左右;机插育秧按照秧田:大田=1:80-100
备足秧田,每667m2 用58cm×23.5 cm×0.2 cm 的硬盘35~38 张。
5.2.3.3 播种方式
抛秧育秧采取定量播种,先取70%的种子全部撒播,再将剩下的30%的种子补播均匀,播种后扫谷
入穴并覆膜。抛秧、机插秧摆盘应意摆齐摆平,秧盘与苗床紧密贴合,防止秧苗失水,摆盘后装入营养
土播种。机插秧宜采用流水线播种。
5.2.4 秧田管理
早稻出苗期应密封保温,温度控制在30℃左右,2 叶1 心前通过揭膜两头通风控制膜内温度在20
℃~25℃,随后炼苗5d~6d,当稳定日均15℃上时揭膜。湿润育秧播种后保持厢面湿润,2 叶1 心后
保持浅水。抛秧采取旱育,保持秧床湿润,做到叶不卷不浇水。移栽前4d~5d 按每亩施尿素、氯化钾
各5kg 左右作“送嫁肥”。苗期重点防治烂秧病、恶苗病等,栽插前3d 打好“送嫁药”。农药使用要
符合GB/T 8321 的规定。
5.3 移栽
5.3.1 移栽秧龄
宜采用中小苗栽插,秧龄20d~25d。
5.3.2 移栽密度
DB36/ 1429—2021
3
机插规格23.3 cm×13.3cm,杂交稻每蔸2 粒~3 粒谷苗,常规稻每蔸4 粒~5 粒谷苗。抛栽每667m2
抛足2 万蔸,基本苗5 万左右。
5.4 大田管理
5.4.1 施肥
中等肥力田块,宜施纯氮10kg~12kg,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增减,磷、钾肥用量按氮、磷、钾 为
1:0.5:0.8 施用。氮肥按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5:3:2 运筹,磷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
分基肥和穗肥2 次施用,各占50%。基肥于移栽前随第二次整田时施用,分蘖肥于移(抛)栽后7d 左
右施用,穗肥于倒3 叶或倒2 叶抽出时施用。肥料应用符合NY/T496 的规定。
5.4.2 水分管理
以间歇灌溉为主,浅水插秧,活棵后露田2d~3d,以后浅水勤灌促早发,当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
的80%时开始分次轻晒,达到田中不陷脚,叶色褪淡,叶片挺直为止。孕穗及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
齐穗后干湿交替,收割前7d~10d 断水。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
5.4.3 病虫草害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主防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具体参照DB36/T 1077 执行。移(抛)栽后7d~10d 秧苗返青后,结合分蘖肥拌除草剂撒
施。
5.5 收获
在田间稻穗成熟度90%左右时,在叶面无露水或水珠时机械收获。选择带有秸秆切碎与抛洒装置的
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同时进行秸秆切碎,并均匀抛洒,水稻茎秆切碎长度5cm~10cm,割茬高度
20cm 左右。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98 的规定。
6 籼粳杂交晚稻
6.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通过审定和引种的生育期在120d 以内、适应性广、品质优、产量潜力高、抗逆性强的籼粳
杂交稻组合。
6.2 培育壮秧
种子处理、播种、秧田管理技术具体参照DB36/T 1173。
6.3 大田管理
6.3.1 大田翻耕
早稻收获后及时翻耕,灌深水耕沤2d 后排水。
6.3.2 施肥
在早稻秸秆还田基础上,应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但要增加氮肥基肥施用比例。氮肥施用比例为基肥:
分蘖肥:穗肥=5:3:2,其他施肥要点具体参照DB36/T 1173。
DB36/T 1429—2021
4
6.3.3 水分管理
籼粳杂交晚稻返青后及时排水露田,减轻秸秆还田和田间高温对籼粳杂交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促进新根和分蘖早发。成熟前5d~7d 断水,勿断水过早,确保穗基部籽粒充分完熟。其他水分管理要
点具体参照DB36/T 1173。
6.3.4 病虫草害防控
籼粳杂交晚稻抽穗扬花期易遭遇低温阴雨天气,要重视稻曲病防控。重点把握全田主茎剑叶与倒二
叶叶枕齐平10%左右(即破口抽穗前7d~10d)及破口5%左右两次施药关键期,具体参照DB36/T 1077
执行。其他病虫草害防控具体参照DB36/T 1173。农药使用要符合GB/T 8321.10 的规定。
6.4 收获
宜在齐穗后50d~55d 大田稻穗95%以上黄熟时收获。
DB36/T 1429—2021
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arly Indica rice and japonica-Indica hybrid late-season rice
2021 - 06 - 30 发布 2022 - 01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文喜贤、程飞虎、胡翊伟、乐丽红、陈忠平、刘凯丽、武志峰、陈恒、舒金贵、
姚易根、刘根如、刘云发、王雪桥、邱水胜、邓达孙、邱晓花、金伟、胡友发、王冠东、郑伟、周文新、
曹开蔚、黄梅梅、孙明珠、龙珑、朱宁、孙飞、刘松、罗细芽、李模其、苏一兵。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及其起草的总体原则和要求,并规定了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栽培
技术,包括适宜区域、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省内早籼稻-籼粳杂交晚稻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十)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498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DB 36/T 973 双季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 36/T 1077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 36/T 1173 双季籼粳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籼粳杂交稻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粳型(含偏粳型)不育系与偏籼型恢复系或籼型不育系和偏粳型恢复系配组而成的杂交稻组合。
3.2
流水线播种 Assembly line seeding
利用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放秧盘、施基质、播种、覆土、洒水等一系列步骤的播
种方式。
4 适宜区域
宜在环鄱阳湖区和赣抚平原区。
5 早籼稻
DB36/T 1429—2021
2
5.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通过审定或引种许可的生育期在110d 以内、广适、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5.2 培育壮秧
5.2.1 秧床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作秧田,冬前进行翻耕,深度20cm,播种前7d 左右旋
耕整平,开沟做畦,畦宽1.5m,沟宽0.4m,播种前施足底肥,泥肥混匀耥平,平摆两行一组软盘, 填
满糊泥、抓清孔穴外的泥浆,沉实0.5d 后待播。机插育秧具体参照DB36/T 973。
5.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5d~7d,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d~2d,摊匀勤翻。晒种后用30℃温水选种,再浸种10h,捞
出透气2h,继续用温水浸种10h,再捞出透气2h,然后用药剂浸种消毒12h 左右(种液比为1:1),
预防恶苗病、白叶枯病等种传病害,具体参照药剂说明使用。浸种后按说明书要求清洗,置于透气性良
好的器具中催芽,至破胸露白待播。机插秧秧盘播种后,在温度30℃~35℃、湿度70%~75%的暗室内
码放48h 或采用黑膜覆盖保湿48h,待根、芽整齐长出后摆放至秧床,具体参考DB36/T 973。
5.2.3 播种
5.2.3.1 播种期
根据品种生育期和天气(晴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12℃)确定播种期,应在3 月中下旬播种。
5.2.3.2 播种量
每667m2大田用种量杂交稻2kg~2.5kg,常规稻4kg~4.5kg。湿润育秧按秧田:本田=1:10 备足秧
田;塑盘抛秧每667m2大田需353 孔型90 片左右或434 孔75 片左右;机插育秧按照秧田:大田=1:80-100
备足秧田,每667m2 用58cm×23.5 cm×0.2 cm 的硬盘35~38 张。
5.2.3.3 播种方式
抛秧育秧采取定量播种,先取70%的种子全部撒播,再将剩下的30%的种子补播均匀,播种后扫谷
入穴并覆膜。抛秧、机插秧摆盘应意摆齐摆平,秧盘与苗床紧密贴合,防止秧苗失水,摆盘后装入营养
土播种。机插秧宜采用流水线播种。
5.2.4 秧田管理
早稻出苗期应密封保温,温度控制在30℃左右,2 叶1 心前通过揭膜两头通风控制膜内温度在20
℃~25℃,随后炼苗5d~6d,当稳定日均15℃上时揭膜。湿润育秧播种后保持厢面湿润,2 叶1 心后
保持浅水。抛秧采取旱育,保持秧床湿润,做到叶不卷不浇水。移栽前4d~5d 按每亩施尿素、氯化钾
各5kg 左右作“送嫁肥”。苗期重点防治烂秧病、恶苗病等,栽插前3d 打好“送嫁药”。农药使用要
符合GB/T 8321 的规定。
5.3 移栽
5.3.1 移栽秧龄
宜采用中小苗栽插,秧龄20d~25d。
5.3.2 移栽密度
DB36/ 1429—2021
3
机插规格23.3 cm×13.3cm,杂交稻每蔸2 粒~3 粒谷苗,常规稻每蔸4 粒~5 粒谷苗。抛栽每667m2
抛足2 万蔸,基本苗5 万左右。
5.4 大田管理
5.4.1 施肥
中等肥力田块,宜施纯氮10kg~12kg,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增减,磷、钾肥用量按氮、磷、钾 为
1:0.5:0.8 施用。氮肥按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5:3:2 运筹,磷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
分基肥和穗肥2 次施用,各占50%。基肥于移栽前随第二次整田时施用,分蘖肥于移(抛)栽后7d 左
右施用,穗肥于倒3 叶或倒2 叶抽出时施用。肥料应用符合NY/T496 的规定。
5.4.2 水分管理
以间歇灌溉为主,浅水插秧,活棵后露田2d~3d,以后浅水勤灌促早发,当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
的80%时开始分次轻晒,达到田中不陷脚,叶色褪淡,叶片挺直为止。孕穗及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
齐穗后干湿交替,收割前7d~10d 断水。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
5.4.3 病虫草害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主防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具体参照DB36/T 1077 执行。移(抛)栽后7d~10d 秧苗返青后,结合分蘖肥拌除草剂撒
施。
5.5 收获
在田间稻穗成熟度90%左右时,在叶面无露水或水珠时机械收获。选择带有秸秆切碎与抛洒装置的
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同时进行秸秆切碎,并均匀抛洒,水稻茎秆切碎长度5cm~10cm,割茬高度
20cm 左右。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98 的规定。
6 籼粳杂交晚稻
6.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通过审定和引种的生育期在120d 以内、适应性广、品质优、产量潜力高、抗逆性强的籼粳
杂交稻组合。
6.2 培育壮秧
种子处理、播种、秧田管理技术具体参照DB36/T 1173。
6.3 大田管理
6.3.1 大田翻耕
早稻收获后及时翻耕,灌深水耕沤2d 后排水。
6.3.2 施肥
在早稻秸秆还田基础上,应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但要增加氮肥基肥施用比例。氮肥施用比例为基肥:
分蘖肥:穗肥=5:3:2,其他施肥要点具体参照DB36/T 1173。
DB36/T 1429—2021
4
6.3.3 水分管理
籼粳杂交晚稻返青后及时排水露田,减轻秸秆还田和田间高温对籼粳杂交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促进新根和分蘖早发。成熟前5d~7d 断水,勿断水过早,确保穗基部籽粒充分完熟。其他水分管理要
点具体参照DB36/T 1173。
6.3.4 病虫草害防控
籼粳杂交晚稻抽穗扬花期易遭遇低温阴雨天气,要重视稻曲病防控。重点把握全田主茎剑叶与倒二
叶叶枕齐平10%左右(即破口抽穗前7d~10d)及破口5%左右两次施药关键期,具体参照DB36/T 1077
执行。其他病虫草害防控具体参照DB36/T 1173。农药使用要符合GB/T 8321.10 的规定。
6.4 收获
宜在齐穗后50d~55d 大田稻穗95%以上黄熟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