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儿推拿学 第二版 吕明,顾一煌 编 2017年版 > 下载地址1
小儿推拿学 第二版 吕明,顾一煌 编 2017年版
- 名 称:小儿推拿学 第二版 吕明,顾一煌 编 2017年版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健康养生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小儿推拿学 第二版
作者: 吕明,顾一煌 编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本次修订和完善将在保持“精编教材”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经典、精炼、新颖、实用”的特点,并将贯彻***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遵循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和中医药教育规律,深化中医药特色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情操教育,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 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
一、明清之前
二、明清时期
三、近现代
第二章 小儿推拿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小儿推拿的特点
一、手法特点
二、穴位特点
三、治疗特点
第二节 小儿推拿的作用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二、平衡阴阳,调理脏腑
三、扶正祛邪,防病保健
第三章 小儿的生理病理及病因特点
一、生理特点
二、病理特点
三、病因特点
第四章 小儿推拿四诊要点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五章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二、小儿推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六章 小儿推拿常用的介质
一、汁剂
二、水剂
三、粉剂
四、油剂
五、膏剂
六、其他
第七章 小儿推拿特定穴
一、头面颈项部穴位
1.天门
2.坎宫
3.太阳
4.山根
5.牙关(颊车)
6.囟门
7.耳后高骨(高骨)
8.天柱骨
9.桥弓
二、胸腹部穴位
1.乳根
2.乳旁
3.胁肋
4.腹
5.脐
6.丹田
7.肚角
三、背腰部穴位
1.脊柱
2.七节骨
3.龟尾
四、上肢部
1.脾经(脾土)
2.肝经(肝木)
3.心经(心火)
4.肺经(肺金)
5.肾经(肾水)
6.大肠
7.小肠
8.肾顶
9.肾纹
10.四横纹
11.小横纹
12.掌小横纹
13.胃经
14.板门
15.内劳宫
16.内八卦
17.小天心
18.总筋
19.大横纹
20.十宣(十王)
21.老龙
22.端正
23.五指节
24.二扇门
25.二人上马(上马)
26.外劳宫
27.威灵
28.精宁
29.外八卦
30.一窝风
31.膊阳池
32.三关
33.天河水
34.六腑
五、下肢部穴位
1.箕门
2.百虫
3.膝眼(鬼眼)
4.前承山
5.后承山(承山)
第八章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
手法篇
治疗篇
附篇
参考文献
作者: 吕明,顾一煌 编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本次修订和完善将在保持“精编教材”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经典、精炼、新颖、实用”的特点,并将贯彻***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遵循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和中医药教育规律,深化中医药特色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情操教育,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 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
一、明清之前
二、明清时期
三、近现代
第二章 小儿推拿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小儿推拿的特点
一、手法特点
二、穴位特点
三、治疗特点
第二节 小儿推拿的作用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二、平衡阴阳,调理脏腑
三、扶正祛邪,防病保健
第三章 小儿的生理病理及病因特点
一、生理特点
二、病理特点
三、病因特点
第四章 小儿推拿四诊要点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五章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二、小儿推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六章 小儿推拿常用的介质
一、汁剂
二、水剂
三、粉剂
四、油剂
五、膏剂
六、其他
第七章 小儿推拿特定穴
一、头面颈项部穴位
1.天门
2.坎宫
3.太阳
4.山根
5.牙关(颊车)
6.囟门
7.耳后高骨(高骨)
8.天柱骨
9.桥弓
二、胸腹部穴位
1.乳根
2.乳旁
3.胁肋
4.腹
5.脐
6.丹田
7.肚角
三、背腰部穴位
1.脊柱
2.七节骨
3.龟尾
四、上肢部
1.脾经(脾土)
2.肝经(肝木)
3.心经(心火)
4.肺经(肺金)
5.肾经(肾水)
6.大肠
7.小肠
8.肾顶
9.肾纹
10.四横纹
11.小横纹
12.掌小横纹
13.胃经
14.板门
15.内劳宫
16.内八卦
17.小天心
18.总筋
19.大横纹
20.十宣(十王)
21.老龙
22.端正
23.五指节
24.二扇门
25.二人上马(上马)
26.外劳宫
27.威灵
28.精宁
29.外八卦
30.一窝风
31.膊阳池
32.三关
33.天河水
34.六腑
五、下肢部穴位
1.箕门
2.百虫
3.膝眼(鬼眼)
4.前承山
5.后承山(承山)
第八章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
手法篇
治疗篇
附篇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 手到病即除 经络穴位养生 邳艳春,胡建军 主编 2010年版
- 小动作大健康丛书 女人病按摩与抻筋 戴晓晖,杨靖颐 编 2013年版
- 振腹推拿 第二版 付国兵,戴晓晖 主编 2018年版
- 大国医 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王耀堂,焦亮整理 2010年版
- 高利教授谈现代保健养生丛书 黄帝内经教你学养生 高利 主编 2015年版
- 图说生活畅销升级版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十二时辰养生 田元祥 主编 2012年版
- 董氏奇穴按摩刮痧法 王敏,石金芳 主编 2013年版
- 入静修禅打通经脉 健身 增寿 延年 杨力 主编 2010年版
- 中华典藏精品 中华食疗大全 李永来 主编 2013年版
- 汗牛养生馆 第2季 补心安神汤 梁庆莉 编著 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