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 下载地址1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 名 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建筑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h1bn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作者:周建民,李杰,周振毅 编著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高校土木 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在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一201O规定和要求 的同时,以对比方式给出了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规范的 相关规定,方便选取 学习参考。内容编排方式与熟知的材料力学、结构力 学课程教材内容较为 一致,有利于对混凝土结构性能分析和设计的总体认 识和理解。本书先介 绍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基础,然后依次叙述 在弯、剪、压、拉、 扭等受力状态下混凝土构件性能和设计方法,最后阐 述正常使用状态性能 分析和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 教材)》不仅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本科 生使用,还可作为 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同时可作为 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 习和进修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1.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1.2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1.3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
1.4钢筋混凝土的优缺点
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1.6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史
1.7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方向
1.8主要内容
1.9学习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2.1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
2.2线弹性结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2.3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的特点
2.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准则
2.5作用变异性分析和代表值确定
2.6抗力变异性分析和代表值
2.7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
2.8不同设计准则的实用设计表达式
2.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概念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章钢筋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3.1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3.2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3.3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粘结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4.1概述
4.2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性能
4.3单筋T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4.4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5.1概述
5.2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性能
5.3钢筋混凝土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性能
5.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规范计算公式
5.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5.6钢筋混凝土梁配筋构造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分析和设计
6.1概述
6.2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分析和设计
6.3偏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分析和设计
6.4偏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
6.5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6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规范计算公式
6.7矩形截面不对称配筋的计算方法
6.8矩形截面对称配筋的计算方法
6.9工字形截面对称配筋的计算
6.10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11偏心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7.1概述
7.2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和设计
7.3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和设计
7.4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8.1概述
8.2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8.3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
8.4复合受扭构件受力性能
8.5复合受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
8.6受扭构件配筋构造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分析和设计
9.1概述
9.2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的分析和验算
9.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分析和验算
9.4动力使用性能的验算
9.5耐久性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性能分析和设计
10.1概述
10.2轴拉构件的分析和设计
10.3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分析
10.4预应力构件的截面设计和验算
10.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附录1主要符号
附录2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附录3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附录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有关规定
附录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
作者:周建民,李杰,周振毅 编著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高校土木 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在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一201O规定和要求 的同时,以对比方式给出了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规范的 相关规定,方便选取 学习参考。内容编排方式与熟知的材料力学、结构力 学课程教材内容较为 一致,有利于对混凝土结构性能分析和设计的总体认 识和理解。本书先介 绍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基础,然后依次叙述 在弯、剪、压、拉、 扭等受力状态下混凝土构件性能和设计方法,最后阐 述正常使用状态性能 分析和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 教材)》不仅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本科 生使用,还可作为 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同时可作为 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 习和进修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1.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1.2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1.3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
1.4钢筋混凝土的优缺点
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1.6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史
1.7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方向
1.8主要内容
1.9学习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2.1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
2.2线弹性结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2.3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的特点
2.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准则
2.5作用变异性分析和代表值确定
2.6抗力变异性分析和代表值
2.7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
2.8不同设计准则的实用设计表达式
2.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概念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章钢筋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3.1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3.2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3.3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粘结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4.1概述
4.2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性能
4.3单筋T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4.4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5.1概述
5.2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性能
5.3钢筋混凝土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性能
5.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规范计算公式
5.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5.6钢筋混凝土梁配筋构造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分析和设计
6.1概述
6.2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分析和设计
6.3偏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分析和设计
6.4偏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
6.5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6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规范计算公式
6.7矩形截面不对称配筋的计算方法
6.8矩形截面对称配筋的计算方法
6.9工字形截面对称配筋的计算
6.10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11偏心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7.1概述
7.2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和设计
7.3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和设计
7.4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8.1概述
8.2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8.3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
8.4复合受扭构件受力性能
8.5复合受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
8.6受扭构件配筋构造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分析和设计
9.1概述
9.2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的分析和验算
9.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分析和验算
9.4动力使用性能的验算
9.5耐久性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性能分析和设计
10.1概述
10.2轴拉构件的分析和设计
10.3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分析
10.4预应力构件的截面设计和验算
10.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附录1主要符号
附录2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附录3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附录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有关规定
附录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
下一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
上一篇: 施工现场管理一学就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相关推荐
-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 赵志曼,张建平 主编 2015年版
- 钢结构设计原理 [荣国能 编] 2011年版
- 21世纪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画法几何及土木水利工程制图 第3版 张满栋 等主编 2016年版
- 滑坡灾害防治手册-认识滑坡防治滑坡
- 单斗液压挖掘机构造与设计
- 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实用手册
- 砌体结构 第二版 [丁大钧,蓝宗建主编] 2011年版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许成祥,张皓 主编] 2012年
- 钢结构的平面内稳定 [童根树 编]
- 中国最佳高层建筑 2016年度中国摩天大楼总览 汉英对照 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中国高层建筑国际交流委员会 主编 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