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塑料添加剂发展之我见

时间: 2015-10-10 来源: 未知 作者: 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 陈宇& 点击: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产业已跃居世界前列,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居世界第三,成为塑料大国,但非强国。中国塑料添加剂行业理应与塑料产业发展同步,但其现状远落后于塑料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 基础薄弱,生产装备和工艺落后。除十余个增塑剂和PVC加工助剂企业规模达万吨以上外,生产规模数千吨的助剂企业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PVC热稳定剂企业,如广东广洋、淄博助剂等;还有少数抗氧剂生产厂,如浙江金海-雅宝;以及阻燃剂企业,如山东海化。总体来讲,国内助剂企业多为作坊式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性能雷同,生产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缺乏规模化生产企业,市场竞争力偏弱。

2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助剂品种及技术寥寥无几。随着我国石化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的合成树脂生产技术,与之配套的合成、加工和功能助剂也随之以超高价位进入中国市场。尽管助剂国产化工作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国产助剂如抗氧剂1010、1076、168(PL-10)等,受阻胺光稳定剂622(BW-10LD)、770、292、783等成功问世,大大推进了助剂国产化进程,富有成效地平抑了进口同类助剂品种的价格,但上述技术仍立足于仿制或对国外过期专利技术的照搬,缺乏创新性,也就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几十年来,能称得上我国自主开发的助剂品种为数甚少,多为一些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如抗静电剂、流滴剂等。此类品种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尚有差距。稀土化合物在塑料中的应用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亮点。目前已成功实现工业应用的有PVC稀土热稳定剂和少量稀土类光转换剂。

3 入世后,国产助剂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众所周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这种低成本只是相对单一劳动者的使用成本而言。对于那些管理水平低下、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规模达不到经济规模的小型或作坊式企业而言,其产品的综合人力成本并不比国外那些管理集约化、工艺过程自动化、生产规模化、市场全球化的跨国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低,甚至会反超。入世前,关税保护使得国产助剂比同类进口产品有着10-20%的价格优势。入世后,随着关税的逐步下调,这种优势不复存在。

4 市场竞争恶劣。国内同类或同档助剂的重复生产,为了争夺用户,竞相压价,导致恶性竞争。

入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我们必须正视差距,面向落后,但并非发展无望。何去何从,关键在于自身努力。综合分析现状,国内助剂企业仍具备其独有的优势和发展机缘。首先,我们身处全球最大的塑料助剂消费市场之一 --中国。需求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几十年的发展,尽管良莠不齐,我们毕竟建立了产业基础。现有资源的整合以及再利用,将使国产助剂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有序化成为现实。再者,我国精细化工成果储备丰富,研发力量雄厚,只要行业引导得当,创新成果会不断涌现。第四,助剂产业的现状已引起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廖正品先生多次谈到,塑料制品功能的提升、附加值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助剂产业的同步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业的正确引导,必将促使助剂产业的腾飞。第五,大量涌入的外资合成树脂以及塑料加工企业势必逐步实现资源本土化。针对如此优势,国内业界人士应保持头脑清醒,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努力创业。

1 联合将成为助剂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巨大的市场需求,强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助剂生产企业不得不考虑今后如何发展。将助剂工业按小化工(对精细化工技术的片面理解)思路去操作恐怕已不合时宜。引进外资,引入外智、购买外国先进技术或允其以股份形式参入都值得国内助剂企业高度重视,而且此类合作在国内助剂行业已有成功典范。山东海洋化工集团与以色列死海溴化物集团建立合资企业,大规模生产阻燃剂十溴二苯醚,产品将于2003年正式投放市场,届时进口阻燃剂的份额将大幅度降低。浙江金海化工有限公司与美国雅宝化工的合资企业金海-雅宝公司已成功运转,抗氧剂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出口量逐步增加。资金资本合作、市场合作、企业整合兼并、产学研结合、甚至关停并转是当前小型助剂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合作不等于此长彼消,而是更大地提高资本的运转效率,获得更高的回报以及更大的市场份额。国内助剂企业对此理解并不充分,主要受制于意识的狭隘。

2 助剂产业的原始性技术创新活动应得到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国内助剂界对于助剂产业的原始性技术创新存在两种消极观点。一是国外同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各类助剂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这是我国现有科技投入水平达不到的。二是国外对助剂产品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品种多而全,内容广又深。我们不可能超越他们,搞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助剂成果。与其赶超无果,倒不如保持差距稳定,安心仿制,紧随其后,不致落得太后就可以。殊不知,入世后,知识产权保护已纳入法制轨道,国外专利的权利要求也日趋周密、细致,覆盖范围加宽,时效延长,可合法仿制的内容空间越来越小。如果只满足于仿制国外15~20年有效期满的专利,那我们的助剂水平就永远落后20~30年。我们真的是创新无门,自主无路吗?答案是否定的。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利用我国独有稀土资源(占全球储量的85%以上)开发的稀土类塑料助剂,堪称原创性技术成果。目前已投入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是PVC用稀土热稳定剂,年产量超过2万吨。少量工业应用的还有聚烯烃农用棚膜光转换剂。近日,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五种塑料稀土助剂已通过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盛赞此类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炜林纳公司科技人员深入研究了稀土元素价电子层空轨道多,易接受多个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络合物等特点,精心筛选稀土分离的廉价产物--轻稀土混合物为原料。在PVC加工改性剂如ACR的结构基础上引入稀土化合物制成PVC用稀土加工改性剂WAC,使用性能明显优于同类进口产品。同理制成了PVC用稀土润滑剂WXC和PVC用稀土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剂WMH。更为可贵的是,炜林纳公司独创性地将稀土类助剂引入聚烯烃的加工和功能化。用其稀土化合物WOT处理无机刚性粒子(如CaCO3),可实现聚烯烃的增韧增刚。稀土类成核剂WBG用于聚丙烯,可使聚丙烯的β型结晶比例达85%以上,且经过2~3次热历程后,β型结晶比例变化不大,显著提高聚丙烯的韧性和耐热性能(均聚聚丙烯热变形温度提升40℃)。此外,单一结构的助剂品种无法满足塑料制品的多功能要求。助剂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通过复合实现多功能化。利用配方调优技术,合理选择复合组分,特别注意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制成单包化的多功能助剂,也是一种富有实效的创新。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研制成功的受阻胺光稳定剂BW-6911就是一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助剂产品。因此,发掘具有中国资源特色和市场特点的原始性技术创新点,使其逐步形成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将积极推动中国助剂工业的发展和腾飞。

3 入世后,助剂业界人士必须具备强烈的助剂市场全球一体化意识。虽然我国助剂工业基础薄弱,技术相对落后,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但我们相当数量的助剂和助剂原料中间体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出口不畅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产品质量和销售渠道,更多的问题表现在不了解游戏规则,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不熟悉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特别是内控标准,包装标识不符合国际惯例等等,更为惨痛的问题表现在国内同行自相残杀,竞相压价,令人坐收鱼翁之利。

4 政府和行业的正确引导,是助剂工业健康发展的有利保证。长期以来,助剂工业并未得到化工或轻工部门足够的重视,只是作为一种配套或附属产品行业在自行发展。可喜的是,近两年来,科技主管部门、所属行业以及应用行业均越来越多地关注助剂的发展,希望通过助剂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塑料大国向强国转变。(end)

相关资料

下载排行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360book | 联系我们谢谢